本书是在“八千年的记忆——天水市博物馆通史陈列”展览大纲的基础上,以天水市博物馆能够反映天水历史文化面貌的馆藏精品文物为重点,辅之以天水地区出土的藏于其他文物机构的重点文物,旨在展示天水八千年历史文脉和文明成就。全书共分为文明曙光、赢秦故园、两汉物华、魏蜀兵戈、渭水梵音、隋唐盛景、茶马大市、古城遗韵8个部分,撷集天水文
崖墓是古代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墓葬。在中国存在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双流田家寺崖墓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一处数量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的古墓葬群。本书是双流田家寺崖墓群的考古发掘清理报告。本报告分成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田家寺墓地和所在地双流县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历年来县境内汉晋
桥村遗址曾出土相当数量的“齐家系”玉器、建筑用筒瓦和板瓦等高等级遗物,且聚落规模宏大,是陇东地区龙山时代的中心聚落,是该地区开展聚落考古的一个较好的起点。两次田野考古调查及其整理工作均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完成。本调查项目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之“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重大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该书是蒙阴县文物藏品的精华体现,也是蒙阴县历年出土文物精品集大成。蒙阴县文物管理所现馆藏文物10749件/套,从中精选250余件(套),汇集成书。按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铁器、其他类科学分类编排,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截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该书图文并茂,装帧精致,将是一部难得的全面了解蒙阴县历史文化
《殷墟甲骨文辞类编》(全十册)是一部汇集并释读全部已经著录的殷墟甲骨文文辞,按字头编排,以原文与释文相对照的方式编纂的全新大型文本引得类工具书。全书共分十册,正文分编为九册,附录与索引编为一册。正文囊括《甲骨文合集》出版以来的37种殷墟甲骨文著录材料与5种缀合材料,参考了近百年来甲骨文研究的字表类成果,在必要的剔重、合
本书分为历史见证、英模风采、文化先锋、后勤保障、抗战功臣、岁月留痕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朱德总司令的皮箱;一根竹手杖;一位“日本八路”留下的军号;锅行万里情;乔治·何克的打字机;太行文化人座谈会上的罗圈椅等。
钟旭洲是一位集钱币藏家、专家、学者于一体的钱币名家,藏品捐赠成立桐乡市“钟旭洲钱币艺术博物馆”,并任名誉馆长。此书系在钱币名家戴志强支持下,钟旭洲先生主持编辑《南宋钱汇》四种之一(其他为金银铤编、铁钱编、民俗钱编)。此书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南宋铜钱的的品种与版别,以期反映南宋钱币新发现的最新成果,呈现南宋钱币收藏与研究
本书收录了作者整理和研究河西汉简的重要成果,是近年来汉简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全书以肩水金关汉简的整理和研究为重点,共分四大版块,内容涉及释文校订、词义考释、散简缀合、历谱考释、名物考证等几个方面,创获颇多,对汉简研究贡献较大。 本书所收论文除少数几篇,多曾陆续发表,此次结集出版,作者又重新加以修订和增补。 此外,本书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第一部,不但把仅存的3000多个实用单字复活到8200多个单字,囊括了《新华字典》的所有文字,同时并重新考证8200多个单字的演变轨迹和源头,挑战千年隶书源于小篆的定论。提出一个源头两条脉络,西周金文为源头,篆书和隶书分别是金文的两条脉络,两个流向,最终变为两种书法体系。《中国简
本书将考古和北京是两个关键词紧紧联系到一起。向读者回答了历史何以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选择北京作为首都?本书以历史为线索,从周口店北京猿人开始到清代地下圆明园结束,共有人猿揖别、文明初现、青铜铸礼、汉唐逝影、多元一统、帝都过往六章。从历史长河中向读者娓娓道来,跳出北京看北京,跳出考古看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