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1983年初版,历经6个版本(1983年第1版、1998年第2版、2004年第3版、2010年第4版、2020年第5版、青年文库版),累计行销33万余册。本书老版已经成为本类图书中的一本经典之作,一代代的读者对该书都很有感情。此次改版与2020年的精装版配套,力图在新一代青年群体中再创影响力。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西
本书从博物馆研究的角度梳理国际美术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档案推动艺术史研究、展览史研究和博物馆研究的方式。
本书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同名展览“2022新海派:上海美术学院教师年度展”配套出版物。本书拟定将展览前言、展览作品、展览评论、展览图文稿、研讨会综述以及相关的评论文章进行整理、汇编。“上海美术学院教师年度展”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每年举办一次的展览,意在通过展览从各方面深入讨论上海美术学院新海派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教
吴戈的《伊朗当代艺术研究》是以丰富、充实资料为基础,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写成的。伊朗当代艺术犹如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当代艺术一样,是在自觉不自觉地传承和背叛传统相悖论的观念引领下产生的。面对伊朗当代社会的变革,艺术扮演着双重角色,引导社会前进步伐在前,反映社会变革同时或稍后。不论以何种面目出现,它必然带有历史的迹印,
本书收录郑长华《王非但以意取,不问真似——董其昌臆造性临摹观管窥》、赵汗青《项穆其人及〈书法雅言〉思想再探》宋立《<孟法师碑〉塌本及其传衍考述》、李永《近代印人结社考论》、申喜萍《书法补史:以吴全节书法作品为例》等文章。
本书首先对高校的美术教育做了基础性的介绍,包括美术教育的基本概述、美术教学模式和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使读者对美术教育理论有了一定了解;其次分别探讨了“实践性探究”“多元整合型”“师徒制”以及“引导性”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应用;最后对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以期为高等教育美术教育从业者、教育研究者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
自1930年代以来,常任侠在东方艺术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终其一生致力于中国与东方诸国的古代美术史、乐舞史和戏剧史研究,特别是在中国与印度、与日本、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艺术交流史等领域,均作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贡献。本书就常任侠的新诗创作与诗社组织、民俗艺术、乐舞戏剧史、汉唐艺术史、中国与西域艺术交流史等课题,全面梳理常
本书稿为论文集,收录文章30篇,结构上分为“哲学美学思想元研究”“美与思想与实践研究”“音乐形态思想研究”三部分,重点围绕赵宋光的学术思想展开研究,特别是赵宋光的立美观、和声方位图、幼儿数学教学体系、美育思想等观点和探索进行阐发研究,并用其相关分析法探析音乐作品赵宋光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对学人理解、研究和传播赵宋光音乐
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宋元时代与生产、宋元生活与礼俗、宋元绘画、宋元书法、宋元雕塑、宋元工艺、宋元建筑(含园林)、宋元音乐、宋元舞蹈。
多元信仰、不同民族的赞助人和工匠在南亚次大陆留下了无数遗产和瑰宝,但它们也经历了几个世纪西方中心主义的误读。在全球艺术史的时代,温克尔曼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艺术理想不再适用,艺术史写作也在试图摆脱殖民主义的桎梏。无论是端庄肃穆的佛陀、婀娜艳丽的女神、繁复的印度神庙、精美的细密画、朴实的部落画卷还是当代女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