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造像题记,系统性出版,以餮书法爱好者。北魏造像题记,在北朝刻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以其中洛阳龙门造像题记为最。此后佛门的这种风俗也影响至道教,其典型是陕西铜川药王山造像题记。在诸品类北魏刻石中,像题记以其特殊的艺术趣味成为魏体楷书的典型。
本书是以李祺旧藏宋拓本《九成宫醴泉铭》为基础,全幅原大精临字帖。由于李祺本有60多处字迹严重残损、模糊不清,又因为是刻本,其笔意神采及墨色变化等都有失真。一墨老师“透过刀痕见笔痕”,精准把握欧书的神韵,还原其真实的书写之态,并创作36幅楷书作品,方便临创学习,碑石精细,碑身完整,拓本清晰,是学习隶书的首选范本。本书稿内
《两汉铭刻丛刊》编选两汉时期的传世铭刻文字拓本,分为四辑,每辑册数不等,合计共50册。本册所选为东汉《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是汉隶碑刻中有数的逸品。《乙瑛碑》原石由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石碑今藏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碑林陈列馆内。碑高约260厘米,宽128厘米。碑文共18行,满行40字。碑末刻
《两汉铭刻丛刊》编选两汉时期的传世铭刻文字拓本,分为四辑,每辑册数不等,合计共50册。本册所选为《曹全碑》,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明代末年碑石断裂,如今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
唐朝书法家孙过庭擅长草书,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的《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不仅是后人学习草书的楷范,也是每一位研究书法艺术者的必读书。《书谱》一书概括了篆、隶、今草、章草等多种书体的基本特点,并揭示了各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概述了书法技巧原理上的核心问题,揭示了书法入门的要领。《书谱》还提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
《孙敏捐赠书法作品集》是书法家孙敏先生拣选新近创作的书法作品无偿赠予嘉定,回馈桑梓。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并以长卷、立轴、斗方、册页等形态呈现,充分展示书法艺术的丰富性与孙敏先生独特的个人风格。自2006年以来,孙敏先生社里嘉定书法艺术基金,为鼓励嘉定区青少年研习书法,切磋书作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有力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