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眼于32种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针对每种植物的种群特性、保护遗传学、光合生理特性等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向广大读者详细阐述32种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生存现状与保育保护。本书是目前较为系统、完整的介绍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专著,可为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物种恢复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其他珍
本书将山东分布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类、资源、药用和孢子多学科融合一起的国内首部专著。记载了山东地区分布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3科46属150种(含种下分类等级)。每个科、属均有形态特征的记述。每个种群均给出了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产地、分布、药用价值,并附有精美的墨线图,收载119种孢子扫描电镜照片共718幅,生境
能源微藻的光谱辐射特性参数是其藻细胞混悬液内光辐射传输定量分析及光生物反应器光场优化设计的基础物性。随着微藻细胞生长代谢过程中的生长和分裂,其光谱辐射特性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与一般粒子有显著差异,因而需对微藻细胞的生长相关或时间相关光谱辐射特性开展专门研究。本书总结了作者课题组近年来在微藻光谱辐射特性的理论模型、测量方法
本书以2021年草地普查的通辽地区为基础,对实地调查到的植物加以鉴定、整理,记录到高等植物329种,隶属194属,52科,从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经济用途、营养/有效成分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植物图鉴
本书共七部分,包括粮食篇·四海无闲田、林木篇·摇曳惹风吹、香料篇·草木有本心、药用篇·药院滋苔纹、佛陀篇·愿托心香供、花类篇·何处最花多、比喻篇·身是菩提树。
本书通过对南疆主要经济植物的识别特征、生态特性、繁殖利用及文化内涵的普及,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及其在践行“两山理论”中发挥决策作用,加深民众对经济植物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保护利用意识。
《叶面积指数遥感产品尺度转换建模研究》系统分析了遥感产品空间尺度问题,聚焦于空间尺度上推像元聚合过程,通过利用不同地表类型样区的大尺度模拟数据来分析空间尺度效应形成的内在机理以及不同部分尺度效应的耦合机制,探索在不同区域、不同模型、不同聚合尺度下的尺度效应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以及计算几何理论的尺度转换新模型。作
全书共分10章,包括药用植物的器官形志结构与发育、药用植物的鉴定分类、药用植物成药机制与生产调控,以及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内容。本书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数字化资源,便教易学。
本书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有机整合了实验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新技术和新方法。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药用植物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下篇包括形态学、解剖学、分类学实验以及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共计14个基础实验和6个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