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据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影印,该《史记》为现存最早三家注本,是一百三十卷全本。《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后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著作源源不断出现
本书在保留《史记》原文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简洁易懂的翻译,使读者能够消除阅读上的障碍,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本书共一百零五卷,自《路史》《汉武故事》起,至明中叶之《复辟录》止,每种一卷。收录作品广泛,前收六朝至明代重要野史、小史,略依所记史实先后编排,后列有关边疆和域外的杂著,如《滇载记》《炎徼纪闻》《真腊风土记》等。所辑一百零六种著作均为历代野史名作,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可补正史所不足。本书据印有“万历甲申长至日沔阳陈
《传承发展自信担当(2017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项目撷英)》针对全国高校在2017年涌现出的围绕“传承发展·自信担当”主题的优秀项目,进行成果撷英,内容为10个教育部示范项目和30个特色展示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具有价值导向的
为什么要读《读通鉴论》? 读历史需要思考: 读史增长智慧,但是不经思考的读史;则和读一般的书籍无异,读此书学会思考历史。 独出新裁的历史观: 王夫之对历史的研究和评论;其观点新颖独特、发人深思。 深入剖析,领悟历史智慧: 对每一历史事件和人物深入剖析;让你从历史中领悟真实的智慧。
《王天有史学论集》收录了作者生前撰写的史学论文、札记、序、评等三十余篇,主题集中于明清政治史,对于明代历史中的“大问题”、热点问题,如明代的历史地位、郑和下西洋、东林党议等,多有涉及。如《晚明东林党议》一篇,详细论述了东林党的起源、流变、在明代晚期所发挥的作用等,并给予了详切公允的评价,曾以专书形式发表,至今仍是该领域
世界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是增进不同民族间相互理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与古老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交相呼应,为新时代中国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方法和视角。由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旨在搭建一个支持海外青年中国学研究人员和智库学者的交流
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2017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和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讨会有来自26个国家的31位著名汉学家参加。本文集是对研讨会汉学家和中国学者专
本书几乎涵盖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趣闻传说,按照时间顺序编写,从文明起源之先秦,至落日余晖之明清,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脉络通顺、环环相扣。书中内容涉及神话故事、名人趣事、历史疑案等,让读者朋友能够从趣闻传说的角度,真正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浩瀚无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1册《中国是怎么出现的》中,你会看到: ?中国历史,如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