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是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但是汉赋已经跨越了文学的国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汉赋文化。本书从汉赋文体入手,研究汉赋这个文体本身的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研究汉赋文体与儒学功能的结合,及其他宗教文化比如方士文化的关系,研究汉赋与科举的关系,研究汉赋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比如与汉画像石文化的关系等。总之
在世界网络文学的背景下,客观分析中国网络文学的新质,既有助于确定中国文学自信与文化自信,也有助于同世界展开有价值的对话。本书立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特殊性,深入分析了中国网络文学在商业化、大众化外表下呈现的网络时代的生存体验(虚拟生存体验)。中国网络文学的架空表现了网络时代的世界观,世界具有了可塑性与跨越性;随身流文学表现
本书主要研究朱敦儒其人其词之特质内涵及其身后的影响效应。作为一位经宋室南渡,历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朝的词人,其传世词集《樵歌》具自传体特质,记录了朱敦儒从伊洛名士至南奔流民,从仕宦官员到嘉禾隐者的心路历程。朱敦儒词的嬗变是两宋之际词质演进的典型样本。《樵歌》中彰显的朱敦儒之人生风致则折射出了两宋之际的士风和时风
全书立足于《粤西诗载》文本研究,从作品内容、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分析延伸至对作品中涵盖的广西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地域特质的挖掘。通过文献史料的钩沉与比对,探讨广西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关系,再现广西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中国文化诗学:历史谱系与本土建构(中国学派)(RM)
吴郁芳先生是研究楚史、楚辞的大家。他自学成才,对楚辞有着深厚的学术热情,先后在《文学遗产》《文物》《江汉论坛》《求索》《江汉考古》等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观点新颖,论证缜密,颇有见地。文集全面收录了吴郁芳先生生前所撰有关楚辞研究、楚史研究、古史研究、徐霞客研究等近百篇学术论文,并择其所作诗歌、散文等数十篇,
此书的写作以作者多年研读、讲解《诗经》为基础,是对《诗经》这部文学和文化经典的全面分析。写作上注意深入浅出,注意结合重点作品分析,阐发经典其深厚的文化与文学意蕴。全书的基本结构:大致按《诗经》创作原有的时间顺序,先雅颂、后国风。在这样大的顺序之下,按主题分类讨论相关作品。所设题目有祭祀、农事宴饮、婚姻战争政治抒情等几大
本书着眼于词学研究的三个重要角度,即文献研究、史论研究和审美研究,此外也重视词学批评方法的探索,并且尝试用批评方法作为桥梁和纽带,把文献、史论与审美联结起来,形成一条层次分明、方向清晰、比较完整的词学研究路径。这一研究路径的特点,非常重视文献在词学研究中的基础作用,但又没有使研究的视野局限于发现和整理文献,而是强调充分
《诗品》是与《文心雕龙》同样重要的古典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122人,计上品12人,中品38人,下品72人,系统总结两汉魏晋的诗歌创作成就、艺术特色及理论思考,对后世诗歌创作及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本书作者以传统考据方法,吸取现有研究成果中的精华,又加以更深的开掘,从大量占有原始资料入手,对钟嵘《诗品
中国唐代诗人寒山和归属于他名下的那些寒山诗是世界文学交流史上**传奇色彩的文学风景与文化记忆。“风狂诗隐”寒山、“机趣横溢”的寒山诗、轰轰烈烈的“寒山热”、如火如荼的“寒学研究”、历久弥新的“和合思想”以及精彩纷呈的“儒释禅道”多元文化,均是**对外传播价值的中华优秀文化,也是国际社会通过寒山和寒山诗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