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是修撰。是修初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中举明经,授霍丘训导,迁周王府纪善。王多不法,是修勤绳以礼。今观集中,《修己十箴》与《保国直言》二篇,皆是时作也。是集为其孙应鳘所刊。凡诗三卷,赋及杂文共三卷。非惟风节凛凛,溢于楮墨,即以文章论之,亦复无愧于作者。
《凤池吟稿》十卷,明汪广洋撰。今观是集,大都清刚典重,一洗元人纤媚之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尝摘其五言之“平沙谁戏马,落日自登台”,“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怀人当永夜,看月上疏桐”,“对客开春酒,当门扫落花”,“天垂芳地,渔唱夕阳村”等句数十联。
《吴玉如诗文辑存吴玉如先生诞辰百廿周年纪念(增补本)》是继《吴玉如诗文辑存》出版之后又一部记录吴玉如先生平生诗文的著述,分为诗抄、词抄、艺文丛谈三大部分,补录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吴玉如先生的诗文创作近千首。《吴玉如诗文辑存吴玉如先生诞辰百廿周年纪念(增补本)》不仅为世人展现了吴玉如先生极其珍贵的国学思想,也为研究吴玉如先
本书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组织的以初心实干前行为主题的高校学生征文成果的汇编。本次征文的体裁有散文、诗歌和剧本。所有征文成果均通过演讲、朗诵、表演等形式进行了展示和筛选,作品既有一定理论性,有又有一定的通俗性,可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考。
此乃张道濬更戍海宁卫十年期间的自编集,由十卷《泽畔行吟》、九卷《泽畔行吟续》、八卷《泽畔行吟再续》、一卷《奏草焚余》、一卷《古测》、一卷《杞谋》、十一卷《奚囊剩艸》(缺第十一卷)、六卷《雪广笔役》、三卷《不可不传》、一卷《侦宣镇记》、一卷《兵燹琐纪》、一卷《城守规则》等十二种著作组成。
元杨翮撰。翮字文举,上元人。父刚中,大德间官翰林待制,着有《霜月集》,今已不传。翮初为江浙行省掾,至正中官休宁主簿,历江浙儒学提举,迁太常博士。刚中为时名宿,所学具有原本,当代胜流多与之游。翮承其家训,益镞厉为古文词。故其文章格律,多得自师友见闻,意态波澜,能不失先民矩镬。虽边幅未广,酝酿未深,而法度谨严,视无所师承,
《静思集》十卷,元郭钰撰,集有洪武二年庐陵《罗大已序》,亦称其“有经济,能自守”。今案集中有“辛亥秋诏举秀才,余以耳聋足躄,县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一诗”。辛亥为洪武四年,又在作《序》后二年,是其不忘故国,抗迹行吟,志可以概见。
元趟孟頫撰。孟頫字子昂,宋太祖之后。以秀王伯圭赐第湖州,故为湖州人。孟頫年十四,以父荫入仕。宋亡家居,会程钜夫访遗逸江南,以孟頫人见。即授兵部郎中,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卒,追封魏国公,谧文敏。杨载作孟頫衍状,称所着有《松雪斋诗集》。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特翰墨为元代首,即其文章亦足厕迹虞、杨、范、揭之间,不容以书画相掩矣
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从太祖平定四方,太宗时官至中书令。至顺元年追封广宁王,谧文正。是集所载诗为多,惟第八卷、第十三卷、十四卷稍以书、序、碑、记错杂其中,编次殊无体例,疑传写者乱之。史称其旁通天文、地理、术数及二氏、医卜之说,宜其多有发挥。而文止于斯,不敌诗之三四,意者尚有佚遗欤。
宋傅察撰。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年十八登进士第。调青州司法参军,历迁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适金兵至韩城镇,挟以行,不屈死:赠徽猷阁待制。乾道中追谧忠肃。集为其孙直焕章阁伯寿所编,周必大马之序。集中所存大抵酬赠篇什及表笺、启札骈丽之作为多,然其深厚尔雅亦自足资讽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