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地公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组成的澳门联合考古队于2010~2012年期间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的成果。遗址内发现学院夯土围墙和大型基岩坑等重要遗迹,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瓷器碎片以及砖瓦类建筑构件残片,其中包括不少年代约为明末清初的外销瓷残片,为中国陶瓷器外销、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关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考古研究论文集,收录论文36篇,是从2014年至2020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中遴选出来的。涵盖时代从史前至宋明时期。主要内容包括史前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聚落与社会,单类器物研究如象牙、玉器、铜戈、铜簋、石范等;汉晋墓葬文化因素、等级分析;晋宋瓷器;明代蜀王府建筑群;佛教
2016年12月~2017年5月,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并对城内部分沟渠断面进行了清理。通过此次调查、勘探与试掘,初步了解郢城遗址周边同时期遗址与墓地的分布;基本探明郢城遗址的城垣堆积情况及相关数据。本次考古工作对郢城城垣的始建年代、使用年代、废弃年代有了新的认识,郢城始建于战国晚期晚段,即白起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迄今已出版十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3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
本书是贵州省德江县旋厂遗址和覃氏墓地的田野考古调查报告,系贵州考古扶贫系列成果之一,代表了贵州文物考古工作者对“文旅融合”的努力与尝试。本报告包括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旋厂遗址和覃氏墓地的调查收获。旋厂遗址集中表现了明清时期贵州山区乡村的发展历程和村落格局;覃氏墓地现存墓碑和牌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尤其是保留
我国是文物大国,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全国,史前陶器分别保存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与私人收藏者手中,本书介绍了中国史前陶器文化,主要展示临夏州博物馆和分布在临夏州丰富的史前陶器实物资料,所收器物年代的下限为公元前2000年,每件陶器均注明器物类型、所属文化类型、尺寸、收藏单位、出土时间、采集地点等基本描述,同时分析了针对本陶器
本书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玉器的考古学研究;第二部分是玉器的地质考古学研究;第三部分是玉器的工艺特征和微痕探索。
本书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出土简帛的研究论文专辑,之前已经出版七辑,从第五辑开始在本社出版,此次为第八辑。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分“出土经学文献”“简帛《老子》”“上博楚竹书”“清华简等”“评论”共四个栏目,收文17篇,讨论的主题围绕出土简帛
本选题为《浏阳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是一本馆藏文物精品图录,由浏阳市博物馆组织编写。主要收录浏阳市博物馆的馆藏各类文物精品,兼收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及衡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少量原本出土于浏阳境内的文物。书稿按文物材质或功用分为铜器、文靖书院礼器、陶瓷器、石器、浏阳文庙祭孔乐器、玉器、纸制文物、金银器、竹木器、杂件等10
本书稿由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编纂。浙江省余姚市是一个充满革命文化传统的地方,也是全国19个革命根据地之一。本书比较全面地收集和整理”了余姚丰富的革命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典藏革命文物的精神力量。本书独辟文物鉴读的表现手法,具体生动地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一本诠释历史、资政育人的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