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余万字。它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其首创的纪传体为后来历代正史所沿袭,影响深远。该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王伯祥《史记选》主要选录本纪、列传中的名篇,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
唐宋明之后,国茶复兴再启动! 不仅是琐碎日常的温暖饮品,也是竞速时代的精神疗愈。 ◎ 梳理中国茶的前世今生 ◎ 解读六大类的基本知识 ◎ 还原中国茶的雅玩传统 ◎ 展现新中式的现代可能 书中特别呈现: ◎ 从传统茶到新中式!了解中国茶的前世今生 ◎ 中国茶的六大类!各类名品的历史、产地、冲泡、制作、品鉴,你知道多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新世纪、新治理,自己讲、讲自己,尚和合、求实践,新儒学、新人格。*部分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启了中国的世纪、人类的新世纪,为世界奉上中国的方案。第二部分为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风格、气魄、神韵的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以及自己讲、讲自己的中国理论思维话语体系,包括和实力的意蕴和建构、和实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以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而闻名。他的代表作《空谷幽兰》,就是深入名山寻访中国当今隐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中,他则试图追寻中国人心中千百年以来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在书中,波特踏着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足迹,经扬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琼州,再回溯到陶渊明的故里庐山。陶渊明、苏东
《历史的那一幕》收录了16篇文章,是对《资治通鉴》中某些耐人寻味的历史镜头进行细节解读。作者主张以《通鉴》为线索,去阅读正史等相关历史文献,从细节中思考问题。16篇文章分别是: 鸿门宴叙事中的紧要文字 从王国来到朝廷的汉文帝 汉宣之世良吏为多 汉光武与马伏波 中兴之初旌扬良吏 曹魏刘晔谋略优长 云中白鹤邴原 魏文帝曹丕
本书精选十二个专题,包括:仁之魂、侠之义、诗之思、书之韵、画之神、茶之道、园之趣、术之光、技之巧、戏之彩、食之淳、瓷之雅。所选的这些主题有文有武,有人有物,展示了中华民族如何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华通历·明清》是一部中国明清时期中西历日对照的工具书,时间跨度为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1369年)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1912年),内容涉及明、清两个历史时期和后金、太平天国两个政权。每年一表,有年代、月序、日序、中西历日对照、节气与天象等栏目。书后还附有一些实用的历法资料和年代资料。
本书以轮船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所弓|用或参考的国内外史料、文献达两百余篇,足见其权*性;重点论述其间发生的人、物之流通,涉及海外移民、出口物品、航运公司及航线,以及贸易港口等方面,进而探讨其中帆船与轮船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所做的贡献。而从如此浩繁的资料中拣选相关条目绝非易事,足见作者其心之诚;再将如此琐碎的信息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关注传统文化。本辑主要由“专访”“物道主义”“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学文化”“学术动态”六个专题组成。一个专题是对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林安梧的访谈录。第二个专题重点探讨了高懿德所提倡的物道主义,以及其他学者对物道主义的批判。第三个专题重点探讨儒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修的我国*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以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为著书目的,所以《资治通鉴》自问世以来就备受推崇,在中国史学中占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