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创新篇、外交篇、中以关系篇、附录六个部分,聚焦了2016年以色列的社会状况、经济发展与政治局势,对以色列的社会福利体系、替代能源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体系、以色列智库的主要关注点等进行了专题研究,从“以色列2028”愿景、高科技产业、创新竞争力及中以创新合作等方面分析了以色列的创新创业,并重点关注
为什么所有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文献都没有触及韩国的金钱政治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理解韩国一方面在1997年之前的高效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又在1998年至1999年暴露出了腐败泛滥和低效无能的问题?“政治”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本书中,康灿雄阐明了两个论点。第1,在韩国和菲律宾,都是政治而不是经济考虑主导了政策制定。第2,在政
本书系教育中国与知识空间丛书之一。 新加坡南洋大学从倡办到被合并,27年间始终与政治密切相连,与政府的关系是核心因素,也尤为错综复杂。本书冷静而清晰地把握南洋大学发展历程的关键,借助详尽的档案资料和细致的口述历史,深入分析殖民、民选、自治、独立不同阶段南大面临的政治情势,对1953年南洋大学倡办至1968年新加坡政府正
本书对中东地区的三个非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的智库发展及对各国对外政策和中东局势的影响进行研究。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是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之外的三个重要国家,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这三个非阿拉伯国家的政策走向与政局变化对中东地区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重点梳理这三个中东非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智库及其
《日本地方公务员制度变迁研究--三维视角下的博弈与演化》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从制度变迁的三个维度出发,依据四种变迁模式,以心、物、人(社会)为维度坐标,围绕次生形态的中央集权下的最能体现新公共服务理念的日本地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背景、过程、内容以及改革,探讨了其产生发展的模式,并以此为标本研究制度变迁的特殊形式——外
本书由总报告、中国与中亚、中亚与世界、热点问题、地区形势、国别形势六部分组成,除中亚五国外,增加了南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形势的分析和介绍。书中突出“中国与中亚”这一主题,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2016年以来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的形势、热点问题、重大事件以及各国基本国情进
本书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西亚非洲国家发展道路问。本书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在西亚非洲的应用、社会主义运动在西亚非洲的发展与变化,中东伊斯兰经济的发展与实践等,中国经验与西亚非洲国际的发展新殖民主义的辨析等。
《北大中东研究(2016年第1期总第2期)》由北京大学阿语系组稿,主题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文学和语言研究,同时每期适当增加一两篇外国学者的文章,或直接引进或翻译。对于促进中国学者研究阿拉伯文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书中文章多为清晰描述阿拉伯语言变迁、阿拉伯历史或阿拉伯民族文化以及阿拉伯文学流派。《北大中东研究(2016
本书为《邓小平时代》《日本第一》作者、哈佛“中国先生”傅高义日本研究经典著作,聚焦日本社会,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深入探讨日本中产阶级的作品,细致而全面地描绘了日本工薪职员和他们的家庭的生活,刻画了1960年代日本的社会经济转型情况。1958年至1960年间,傅高义在东京东部市郊的M町社区展开田野研究,与六个丈夫是拿固定薪
本书描述的是日本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跃升为世界强国的,但与主流理论不同,马克弟注意到的是生命与劳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将视线集中于权力中心的外围中国苦力、日本皮条客、被拐卖的日本女性以及穷困的朝鲜佃农,这些身体为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能量和劳动剩余价值。他区分出了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捕获、征用生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