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海军,它的兴亡虽然有特定的历史环境,但它揭示的海军建设规律却是普遍的。本书采用专题式体例,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助新史料、新发现对北洋海军某些问题重新审视和总结,所以冠之以“重读”。近十几年来出版的新文献史料及公布的新发现,是“重读”的基础。书中对一些老问题提出了新看法,对
烟台海军学校是中国近代海军教育史上无法忽视的存在。它创建于清末重振海军的大潮中,致力于扭转甲午之后海军人才断档的状况,在办学的25年间,成为我国海军航海人才最重要的来源。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活跃在自民国之后海军的历次兴衰起伏、大小事件中,及至新中国成立,人民海军初创之时,仍有邓兆祥、林遵等一批烟校毕业生毅然起义,投入人
闽系海军是指以地缘(福建)和学缘(福州船政学堂等)为纽带而组成的海军军人群体即军事——政治集团。从清末到抗战,闽系海军一直执掌海军部门要职,支配海军军事力量,主导着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进程。本书主要依据大量档案史料,着重研究闽系海军在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存状况、制约因素、发展脉络等。通过若干重要个案的
本书在系统梳理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设想,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的路径与对策。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分析、历史沿革、价值定位、内外环境和完善之道”的逻辑顺序分5章展开研究。
《素书》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奇书、天书,流传甚广,影响巨大。《素书》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内涵极其丰富,对人事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在2000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实践性,被广大的拥趸与读者视为国学经典。仲跻和先生是孔门十哲之一仲子(又名仲由,字子路)的第72代孙,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是位亦文、亦武、亦商的的多面手,工
本书在指挥态势思维重构概述基础上,论述了布势的主要内容和态势重构的路径。一方面,为指挥人员摆兵布阵提供方法论支撑,便于结合自身指挥实践,充实完善决策思考方法;另一方面,把指挥员个体主观思考过程外化为方法框架,便于指挥团队同步并行工作,发挥指挥团队和系统算法的合力。
本书重点研究在战中动态变化的条件下,指挥人员如何科学分析可能迟滞、残缺、错漏的指挥态势,准确把握敌我对抗情况变幻,抓住战中指挥控制的时机,适时准确作出指挥处置,并有效指挥控制有人伴随、无人伴随和以人为主等类型的行动。
本书从态势再现在指挥活动中的界定出发,论述态势获取构建的特点、主要产品和目的作用,从方法论角度提出获取构建的逻辑路径,以及不同类指挥态势的构建方法。
本书探讨基于态势筹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总体框架,论述如何按照“作战目的-行动任务-主战图谱-关联行动-力量运用-指挥体系”的规范化流程、方法、接口来设计规划现代作战。
本书从指挥态势抽象判断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内容出发,研究态势抽象判断的概念模型,提出指挥态势的抽象路径和判断方法。为指挥人员提供判断形势、理解战场的方法论支撑,提升直观再现与精确分析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解构指挥人员思维过程,剖析指挥认知规律,以此牵引主导态势再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