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诗经》的文化随笔,也是曲黎敏解读《诗经》系列的第一本。在这本书里,作者解析了《诗经》的起源及意义,对“风”“雅”“颂”中撷取的数十首代表性名篇进行了独家、深入的赏读,不是囿于字词、文本的梳理,而是对爱情、婚姻、男女、归宁、孤独、命运等诸多人生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诗意的表达,深掘诗教与社会、家庭、美及人
本书以民国报刊赋(以下简称“民国赋”)为研究对象,具体指向民国时期时人发表于报刊上的赋作,力求系统梳理赋体文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情况。书凡十章,前五章着眼于民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刊上登载的赋作,第六至第八章关注民国报刊登载的仿体赋作,分别对刊物概况,所登载赋作的数量、内容分类、特点及意义等进行论述;第九章总述民国报刊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典诗词的文学评论集,作者选择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知名的九位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从诗歌出发讲解他们的生命处境和人生态度。读者会发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终极问题,古人也遇到过,那些焦虑、痛苦、压抑、欢喜,古今相通;其中蕴藏的古老智慧,也会给现代读者以人
本书是我社入选“十四五”出版规划的《<江格尔>研究前沿丛书》之一,是一部《江格尔》研究专著。书稿首先简述了《江格尔》颜色研究的目的和概况,其次对《江格尔》中的颜色的表述、颜色与人物关系、颜色与事物关系展开了阐述。本书用统计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江格尔》中颜色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该书的出版对《
本书是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一般项目“蒙古族网络文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书稿主体部分由六个部分构成,包括蒙古文网络文学研究的动因、价值和意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等内容。网络文学是个新生事物,对之进行系统的学术研究是近十多年来的事情。在国内,蒙古文网络文学的研究起步要晚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网络文学
赤峰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本书选取了喀喇沁民间故事、敖汉传说故事、宁城传说与故事述说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和事,并详叙了祝赞词的起源、分类、特点、传承与发展,草原五畜的精神象征及祝福仪式这一独特的草原民俗文化,以及蒙古族民间谚语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保护等,向我们介绍这个塞北历史文化名
本书旨在通过对作品进行具有示范性及多样性的鉴赏与分析,唤起学生对中国新诗的阅读与探究兴趣,为新诗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关注中国新诗研究的理论前沿,跟踪新诗教学的最新动态,引领新诗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本书能切实提高新诗审美鉴赏水平与拓展新诗教育教学方式,能推动学生思考经典作品能力的提升,在科研和教学层面均能提供有力
《百年中国科幻文学史》系统梳理了肇始于古代的科学思想、科学创意、科幻奇物、科幻奇思,回溯了中国科幻文学晚清以来的发展轨迹,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经典科幻作品进行一一解读,并联系时代背景,将科幻与科技发展、社会生活、大众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中国百年来科幻文学的浮沉与阶段性特征。本部科幻文学史的撰写,既是对百年中国
词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精华,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之一,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词语言自然、明快,词景鲜明生动,刻画人物情感简洁深刻。词兴起于唐代,极盛于宋代。当时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诗。这种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后,创造出动听的乐曲。词的产生和创作,主要配合这种乐曲,因而当时把词叫做"曲子"
都说中国古诗词是我们的文化宝藏,但今天这个时代,除了那些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头部作品,人们还记得几首唐诗宋词?更不用说诗经楚辞那些更加古老的东西了。在这个碎片化,浅层化阅读的时代,逼着人们去读诗词,背诗词是不可能的。那么换个角度,如果把诗词变成人们爱看的图文故事呢?中国古诗词中,多的是充满浪漫主义与神话色彩的作品。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