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事业的两翼。北京大学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以及本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积十余年的探索,初步打造出了具有北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北大通识核心课”丛书结合通识教育的深层理论,认真梳理了中华文明及其传统、西方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与艺术、自然与科技等五
本书以时空为序,采用专题的形式,扼要地考察了西方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在勾勒西方文明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的同时,关注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变迁与进展,探究西方文明发展中思想与精神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探讨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运动,阐明其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书时间跨度大、内
这是一部讲述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数字时代的全球文明史。数千年前,当人类还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猎者、采集者时,我们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带来了聚落与组织,对目的和意义的追寻带来了语言和文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了进步与毁灭……散布在大陆之上的人类文明,如同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
本书收集了奥斯特哈默近年来在不同场合的有关全球史的学术演讲和论文,由德国著名的C.H.Beck出版社出版,在德语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兼具学术和普及性,体现了一位当代伟大历史学家恢弘的史学视野和深刻的现实关怀。奥斯特哈默在书中对全球史的基本概念,例如空间、时间、全球性等等作了廓清,并对全球史的对象例
本书从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开始,直至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为止,向读者生动地讲述了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也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勾画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全书每篇文章后都附加了相关的知识链接,全景式地向读者展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社会、思想、文化科技等。
为了便于小读者阅读,本套书设置了精美的插图,运用了生动活泼的语言,并增加了知识扩展版块,让读者彷佛置身一座历史博物馆!小读者按照时间顺序,浏览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可以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理解世界历史。
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其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学养,从系统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成败兴废之道。中国史部分,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
本书为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工作坊研讨会论文集,收入大会论文18篇,分为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敦煌文献与佛教图像思想与社会三个部分,对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具有指导意义。
贸易战是不可避免的吗?怎样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产业冲击?拥有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合作吗?面对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些看似21世纪的人们才会面对的全球化难题,其实早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开启之时,就已全部出现: 一千年前的全球化市场让阿拉伯的陶瓷工匠不得不面对中国同行的竞争;全球化带来的贫富不均
《南开史学》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创办,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为主,以考古学与文物研究为辅,以刊发原创性、前沿性论文为主,兼以书评和读史札记。本刊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本书为总第31期,设名家特稿、中共党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