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暴雨(1961-2018)》分为四个部分,第1章为新疆降雨等级地方标准及新疆暴雨定义,按照新疆地域特点,给出了新疆降雨等级的划分,分别定义了新疆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及系统性暴雨过程,并利用1961-2018年5-9月新疆10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筛选各站暴雨。第2章为区域性暴雨过程,共统计了157次。第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对2015年全国降水及暴雨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综述;第2章从单站暴雨、连续性暴雨、区域性暴雨、主要暴雨过程等几个方面对2015年的暴雨进行索引;第3章对2015年41次主要暴雨过程的基本天气形势和降水演变特征进行概述;第4章对2015年10次重大暴雨事件从雨情、灾情及天气形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
本书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和实践篇三部分,介绍了城市内涉防治设施规划方法与规划实践相关的各项内容。通过总结国内外城市内涉防治工程经验和梳理城市典型地区内涉防治设施规划的实践,对城市内涉防治工程的发展历程、技术革新以及其规划的体系、编制指引、技术方法、水力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大气辐射学是大气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按照大气辐射课程教学要求,全书共10章。第1章是大气辐射基本知识;第2章是辐射在介质中的传输方程;第3章是太阳短波辐射;第4章是地球长波辐射和大气吸收计算;第5章是球形粒子的光散射;第6章是电磁辐射的偏振;第7-9章是辐射的计算方法,包括离散纵标法、二流近似、球谐函数法、蒙特卡洛法
《青海省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以青海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取得的成果为基础,系统阐述了青海省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技术内容、技术要点和推广应用情况,总结了青海省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实际运用的成功经验。《青海省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构建技术研究》共7章,分别为:概况,研究内容及总体技术路线,数据支撑体系,山洪灾
《雷电回击电磁场建模与计算》是作者在总结十余年来本单位相关研究成果并吸收靠前外该领域近期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雷电回击电磁场建模与计算》的特点是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突出近期新研究成果。其中,雷电通道底部电流的脉冲函数模型、垂直通道和弯曲通道雷电回击电磁场的解析计算方法、地表雷电回击电磁场的近似解析计算方法、雷电电
本书针对基于空间外差光谱(SHS)技术的中高层OH自由基临边探测仪,从OH自由基探测的基本原理出发,简要介绍了OH自由基的物理性质及其源、汇,详细分析了甚高光谱分辨率下紫外波段辐射传输过程中的大气作用,着重描述了SHS探测仪临边观测仿真过程。系统阐述了OH自由基临边反演基本原理、算法,以及反演结果的精度评价。同时深度探
《电离层时变特性分析及其经验模型建立方法》详细地综述了电离层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电离层TEC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从单站、区域和全球的角度提出了电离层TEC经验模型建立方法,并建立了对应的5种经验模型,分析了所建模型的优缺点。《电离层时变特性分析及其经验模型建立方法》可供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测
贵州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区,导致贵州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给贵州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丛书针对近年来贵州多发、频发的气象灾害的特点,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防御气象灾害的知识,以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本书中系统介绍了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且内容侧重于与低层大气的流动及其中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过程有关的各流体力学分支。下编“大气扩散的物理模拟”介绍了环境流体力学的一个前沿领域——通过在环境风洞中进行的模型实验来研究低层大气的流动与扩散,并系统地讨论了实验的相似性理论基础和技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