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吴中诗派研究》选取中唐时期的吴中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吸取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报告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中唐吴中诗派人员构成的界定。主要为其正名,界定其主要成员范围:皎然、顾况、颜真卿、陆羽、张志和、秦系、朱放、李冶、灵澈,对其生平一一进行勾勒。第二章,中唐吴中诗派的构成基因分析。从地域
本书是我社《新疆的生活与文化》丛书中的一种。柔巴依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最初原自波斯,与我国唐代绝句也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本书分为五部分:柔巴依之路、柔巴依之乡、柔巴依精选、柔巴依访谈、新柔巴依集。作者用诗歌似的语言介绍柔巴依,创作柔巴依,为读者了解、认识柔巴依打开了一扇大门。
本书以编年的形式梳理了民初小说概貌。小说资料时间断限为1912-1914年,以逐年逐月逐日的形式编排,刊行时间不详的置后。其中收录的小说相关信息包括小说作品登载刊行情况,涉及小说标题,作者,译者,发行者,所属栏目,版本,类型标识,语体,序跋等,也包括小说主张,小说方针,小说评点,小说广告,如销售广告,赠书广告,征文广告
诗歌语言是常见的一种语体类型,唐诗是唐代汉语的宝库,句型是从无穷无尽的句子中归纳出来的一些固定格式。本书以唐诗句型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唐诗句型的整体格局、唐诗不同句型在五七言和近古体中的分布,以及唐诗各种句型或其主要结构形式的源流,并在唐诗句型的实际考察过程中修正现行汉语句型体系学说中的不合理之处,弥补其漏洞。本
在“互文性”“经典性”“谱系性”等理论方法备受关注的学术背景下,本书除了关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各大经典小说名著个体文本本身的意义发掘和审美探索的同时,还致力于从“历时性”与“共时性”双时态维度,对小说文本之间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与梳理。不仅注重探寻小说文本互渗、
《红楼梦》真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不仅仅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智慧,还有历久弥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欧丽娟讲《红楼梦》,“用学问一提”,让《红楼梦》的视野“作高一层”,让大家看到传统中历久弥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以及精神层面的涵养和优雅。 风靡华语世界的“红楼梦”名师欧丽娟全新作品《红楼十五钗》,十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互文现象研究”(项目编号:14CZW076)的结项成果。主要以20世纪中国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理论为视角切入20世纪中国小说的历史现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文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文本分析,力求找出不同文学文本间的叙事相似性,以及相似背后的异构现象,从而探究文本在模仿、
本书致力于清代乡、会试诗命题与唐诗的接受研究,以清代乡、会试诗命题中出自唐诗的考题为切入点,从官方御选诗歌及试律命题中体现出的崇唐之意、命题中对唐诗的宏观接受、命题中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接受等方面,结合清代科举史、诗学史、文学史及社会学等方面的材料,融合清人接受史、科举风尚、诗学倾向、文人趣尚等关系的研究,尝试建
《钟振振的诗词课》选取42位词坛名家的64首词作,自敦煌曲子词始,经唐、宋、元、明、清,解说了一千多年来词史各阶段的经典名篇。此外,本书还精校精编精题解注释。钟振振作为教育部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对这些
本书由《人间词话》《人间词话删稿》《附录》三部分构成。《人间词话》包含正文、译文和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