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大寺遗址:全2册》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郧县大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郧县大寺遗址:全2册》系统地介绍了大寺遗址2006年和2009年两次发掘所获的不同时期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括仰韶文化下王岗二期类型、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龙山文化乱石滩类型、西周遗存、战国时期楚文化、秦文化、宋
《敦煌文献中的女性角色研究》以敦煌文献为中心,分别就官宦妇女与市井女伎、美女与丑女、魔女与神女、尼僧教团、和亲公主、战乱中的落难女性等角色予以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对相关文献的著录和细读,对特定的女性角色的总体分析,对该女性角色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所体现的地方性特征的分析,对该女性角色对唐五代宋初的女性整体生态环境建构的重要
“析情探路——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与改革发展”学术研讨会(2019年11月1-2日,北京)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研究”(批准号为:17@ZH018),继“他山之石——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中国观察——文物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之后组织的又一
圆觉洞四川省安岳县城东南1公里处的云居山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躯,唐、五代、宋时期作品居多,以释迦、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很为壮观。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像而得名。安岳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享有上承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圆觉洞五代的“地藏菩萨”
本书基于海量考古学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就已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或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的观点,认为早期中国是有中心有主体的超稳定的多元一体结构,有着以农为本、稳定内敛、整体思维、祖先崇拜等基本特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连续发展过程,是秦汉以后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基础。
上海市嘉定区明止堂古砖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长期致力于古代字砖、碑刻的搜集、收藏、展示、保护、释读工作,目前收藏有大量的宋代碑刻,主要出土于江西。本书由上海市嘉定区明止堂古砖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领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中国宋史学会等机构、组织的优秀学者协同开展研究,收录馆藏397件出土于江西的宋代碑刻,利用传统乌金拓、
这本《古迹寻踪日历》(自助版),脱胎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史迹》中文全译本。《中国文化史迹》(日文初版书名为《支那文化史迹》)共十二卷,是一部以图片为主,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百年前有代表性的建筑、宗教、艺术等文化史迹的着作。这部由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编撰的巨着,是日本学界对近代中国系统调查的图像资料中最有影
本书为中共一大会址查证、复原及相关工作史料汇编,主要包括中共上海市委开展调查所形成的档案材料、上海市革命历史纪念馆恢复原状布置调查记录、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关于上海革命史迹调查复原工作的工作报告等珍贵资料,所选档案及照片均系上海市档案馆所藏。全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情况,以及中共中
《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6卷)》收录李晓东先生的全部已出版的论著,出版时间从公元1990年至今,时间跨越近三十年。全集体现了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反映了他的治学历程,代表了国内文物学,尤其是文物法学对的高水平。本卷收录《民国文物法规史评》《中国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两卷。
《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4卷)》共六卷,收录国内文物学(特别是文物法学)的学者李晓东先生的全部已出版的论著,出版时间从公元1990年至今,时间跨越近三十年。全集体现了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反映了他的治学历程,代表了国内文物学,尤其是文物法学对的高水平。《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4卷)》收录“文物与法律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