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3卷)》共六卷,收录国内文物学(特别是文物法学)的学者李晓东先生的全部已出版的论著,出版时间从公元1990年至今,时间跨越近三十年。全集体现了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反映了他的治学历程,代表了国内文物学,尤其是文物法学对的高水平。《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3卷)》收录《文物保护法概论》《文物学》两卷。
《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5卷)》共六卷,收录国内文物学(特别是文物法学)的学者李晓东先生的全部已出版的论著,出版时间从公元1990年至今,时间跨越近三十年。全集体现了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反映了他的治学历程,代表了国内文物学,尤其是文物法学对的高水平。《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5卷)》收录篇目如下:《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
此书共六卷,收录国内文物学(特别是文物法学)的学者李晓东先生的全部已出版的论著,出版时间从公元1990年至今,时间跨越近三十年。全集体现了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反映了他的治学历程,代表了国内文物学,尤其是文物法学对的高水平。《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2卷)》收录《中国文物学概论》《文物法学:理论与实践》两卷。
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第1卷)(精)
《死与重生: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为汉代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从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解除术给身体以圣洁、作为生居与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变形四个环节出发,探究汉代人的生死观,对墓葬背后的汉代信仰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和论述。承认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并为之提供重生的途径是汉代墓葬信仰的主题及任务,墓葬仪式以生者对死者的处
本书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万州金狮湾墓群发掘项目(2001~2002年)的田野考古报告。发掘的15座汉代墓葬,揭示了该墓群从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晚期墓葬及器物的发展演变序列,为研究三峡地区的汉代墓葬提供了断代参考。万州金狮湾墓群出土的印章,对研究峡江地区汉代基层官吏族属、土著葬俗、社会面貌等具有重要价值。
本書匯編清代金石著作《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四十六至卷九十三),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及社會文化的發展。
本书是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编写的考古报告。韩祖念墓是1982年原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的一座北齐墓葬,该墓位于太原西郊大井峪村,由墓道、石门、前室、甬道和后室组成,后室内壁饰彩绘壁画。墓葬出土遗物351件,大部分为陶俑、动物陶塑、陶器,少量釉陶器、铜器、琉璃器、金银器,另有墓主夫妇石墓志2盒。陶俑形神兼备、情趣盎
2014年7月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流域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开始实施,经过为期4个月“卷地毯式”的田野踏查,终于完成了右玉县苍头河支流马家营河北岸的调查,此次调查涉及4个乡镇30个自然村,调查面积约90平方千米。在本区域内共发现遗址64处,共设采集点138个,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至元代,时间跨度约6000年;发现的文
本书是金华市博物馆编的文博系列丛刊之一,内容涉及历史研究、文物鉴赏、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四个方面,翻开此书,深觉诸文作者,对文博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里的每一篇论文,都蕴含着作者对文博研究的思考和认识,是某个文化领域深奥知识的积累和挖掘。该论文集的出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与文博同仁互相交流、学习、借鉴的作用。惟愿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