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词 学审美
《童年四季古诗词》以四时节序为主线,精选与中国传统节气、民间风俗相关的140首古典诗词,由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先生精心编选,轻快优雅,生发诗意;配以120幅精美水墨手绘图,由青年新锐画家潘川女士倾力绘制,清新雅致,充满童趣;由著名演员濮存昕先生带领孩子们深情诵读,朗朗上口,至美享受。引领孩子看遍四季轮回,了解中国
本书是母题、意象研究与文化学研究相结合的一次尝试,撷取古今中外民间口头文学和文人书面文学文本中的十七类马意象为研究对象,在史诗、谚语、诗词歌赋、笔记小说等文体间自由穿行,集中展现了马母题意象文学的文字魅力和文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本书试图全面呈现马母题意象中所蕴含的北方游牧□□所独有的审美心态、文化记忆和生命意识,进而提
本书是刘再复、刘剑梅父女两代学者关于《红楼梦》的对话。首先由女儿刘剑梅抛出一个个想法(或者问题),引发父女两人的共同探讨,各执一词或殊途同归,向读者展示了父女二人的思考轨迹。特别地,父女二人从剑梅关注的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从另一个层面再次挖掘了《红楼梦》这部中国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宝藏”、“思想宝藏、哲学宝藏”。
本书共分为:内篇红楼哲学笔记;外篇红楼哲学补述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引语、上辑:落基山笔记写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中辑:马里兰笔记写于美国马里兰州、下辑:九龙塘笔记写于香港城市大学校园等。
本书借助于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注,逐字逐句对《经楼梦》前二十回进行了解读。文章解读时不放过每一句文本及任何一条批语,解读过程中坚持让批语说话的原则,不仅分析了《红楼梦》的行文章法,指出了隐写的历史,并且使文本与批语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互为解读。可以说,这是一本全解《红楼梦》前二十回文本与批语的图书,文中大量引用了《明
20世纪中国小说发展有没有自己的特殊传统与传承?2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有没有自己的独特品格和经验?20世纪中国文学对话世界文学的管道和空间在哪里?20世纪中国小说传奇叙事的检视与梳理,或可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陈迩冬先生这本《闲话三分》,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结合起来评说,亦文亦史,拓展出别开生面的视野。书中澄清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观念,勾勒出许多历史真相。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云长义释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一循“虚”入“实”,点出小说与史实之异同,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化“腐”为新。同时,对小说的艺术创造也
本书稿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例,采用随笔方式,阐述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问题。或谈细节描写,或谈语言艺术,或谈结构技巧,或谈人物塑造,对读者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有所启发和助益。从文学批评角度看,把文学批评置于社会生活和当代文学创作实践的双重背景下,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不同领域,与创作构成对话关系,进而与创作一
《鉴湖诗说》为明代陈元亮关于《诗经》的重要著述,代表了明代晚期的《诗》学思潮,在国内久已失传,学界专家学者鲜有见到。2005年,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赴日访学,在日本的内阁文库偶然发现《鉴湖诗说》之明刻本。此书国内没有藏本,《四库存目丛书》及《四库存目丛书补编》皆未有收录,为海内孤本。 经刘毓庆教授与李蹊教授合力点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