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共收录简文四种五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治政之道》篇与第八辑《治邦之道》思想内容相关,字词运用一致,根据竹简保存的相关信息综合判断,二者可合而为一,是一篇罕见的政论长文。《治政之道》主张为政自上始,治政之要在于兴人,而兴人的标准是贤德等,其观点多与儒家思想相合,也呈现出诸家融合的特点。《成
隨着西北漢簡整理出版工作的迅速推進,新近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合作整理的新成果《玉門關漢簡》和《懸泉漢簡》*卷先後由中西書局出版發行。關於《懸泉漢簡》的相關情況另有專文介紹,此處僅就《玉門關漢簡》一書的内容和價值作一簡要説明。 《玉門關漢簡》收録歷年來在敦煌地區各烽隧遺址出土並且收藏在敦煌市博物館的全部漢晉簡牘72
神权是商文明的显著特征,与之密切相关的祭祀活动是商代社会生活中经常性的重要活动。本书从商文化祭祀遗存与周围遗迹现象的关系入手,把它们区分为宫室类建筑区域的祭祀遗存(庙祭遗存)、社祀遗存、手工业作坊内的祭祀或巫术遗存等九类。并对商文化分布区内的商文化先行文化和后继文化中的相关祭祀遗存一并进行了分类考察,结合甲骨卜辞、传世
《广州回族碑刻匾联集》由广州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编制,共收集了广州地区元代以来遗存的碑石122方、楹联12幅、匾额54通。该书内容涉及广州回族历史沿革、社会经济、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代表人物、族际关系和重大事件等,充分展示了广州地区回族先民的活动情况,是具有较高历史、书法等文化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料。作
该书为衍生产品,是作者从2018年我社出版的《抗战文物故事》一书中精选了66个作者本馆馆藏文物66个汇集成册,内容上无改动。加写了前言和后记。出版目的是为广大青少年朋友走进抗战馆、认识了解抗战文物、学习抗战历史、弘扬和践行伟大的抗战精神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大连博物馆藏品选,为大连博物馆的收藏文物的基本陈列,全面展现了大连作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城市发展史。时间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尤其是晚清大连开埠、洋务运动在大连、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大连、俄国占领时期的大连、日本占领下的大连,及建国后的大连城市发展与今天的工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先秦楚国故地,今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出土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发现的这类简册,大约有30多批、10万字以上。《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收录包括包山、郭店、望山、九店、曹家岗、长台关、葛陵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夕阳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先秦楚国故地,今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出土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发现的这类简册,大约有30多批、10万字以上。《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收录包括包山、郭店、望山、九店、曹家岗、长台关、葛陵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夕
安徽凤阳明中都城遗址为国保单位和大遗址公园,城墙入联合申遗名录,历年来城址得到国家拨专款保护维修。明初营建凤阳明中都城时使用了大量的石雕刻纹饰构件,其规格最高,创中国都城石雕刻艺术之最。本书首次对至今尚保存在凤阳明中都皇城内的三件流散巨大型石雕刻蟠龙
《荆楚文物》是荆州博物馆编著的学术文集。文集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主要收录关于荆楚地区(即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荆楚文物(第4辑)》为第4辑,收录了19篇研究论文和4篇考古发掘简报。研究论文涉及荆楚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楚文化研究、古文字学研究、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