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套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全局的视角,紧紧围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运用大量一手资料,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建
本书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四川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为主线,由总报告、专题篇、案例篇三个部分组成,包括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总体概况以及2021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的预测与展望,重点反映四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实践经验,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和有效体制机制,是一本比较全面展
中国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农村改革又肇始于先行县域。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安徽农村改革又肇始于肥西等先行县域。本书全面考察了合肥市肥西县山南公社在1978年秋实行包产到户,在1979年2月6日被安徽省委常委会议确定为改革试验区的历史,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78年改革初期不同思想和路线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书中综合使
本书在对以往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研究文献回顾归纳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四十多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所收集的调查数据,对牧区市场化进程下的社会变迁做了系统的研究。本书认为,对于维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草地畜牧业,国家应结合牧区乡村振兴战略,针对资本、技术和国家税收,制定一系列以提高牧民纯收入为中心的保护草地畜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乡村与发展研究为主题领域,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本书所选文章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0年刊发的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论文,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师生20182020年发表的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论文,分成乡村振兴的整体性逻辑、乡村振兴与农
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效形式之一。土地流转后会衍生出两类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土地的流入方,即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休;二是土地的转出方,即普通的农户。与土地流转之前相比、双方与土地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流入方会由普通的小农转变成合作社的经营者、股份合作社的老板、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转出方则可能成为更次一级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图、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三部分。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实际获得的单位产品价格,它是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批发价格和消费价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选调查网点,实行抽样调查。全国共抽选2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其中普通农户占
本书以城郊型乡村典型代表—北京市赵全营镇作为实践样本,以城郊型乡村振兴的关键突破口—生态、文化和组织入手,通过开展城郊型乡村振兴的评价,抓住主要矛盾,找出关键问题,指出振兴路径。
本书全面记载了甘州行政区域内林业行业发展变化情况,特别是着重记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甘州林业发展的过程及现状。全书分序言,图片,甘州区森林资源分布图,概述,大事记,凡例、正文,跋语八部分。正文共十四篇,分别是甘州概况,林业资源,林业改革,林业建设,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资源保护,林业技术,林业产业,林业财务、计划,林业
本书《中国节地发展报告(2019-2020)》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2018年以来我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对2018年我国节地政策发展情况予以评述,梳理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进展情况,对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是全面反映2018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发展实践、探索创新及成效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