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论述了碱蓬等盐生植物和盐碱荒漠对人类应对未来粮食危机的作用,提出了碱蓬作物化以及盐碱农业的思想和技术路线,是碱蓬生物学与盐碱农业的奠基之作。其首创的碱蓬人工栽培及盐碱尘暴防治理论与技术,为我国盐碱荒漠及其尘暴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对碱蓬与几十种优质食物的比较营养学研究,确定了碱蓬作为优质蔬菜、蛋白质和食用油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高水平植物园,本书收入西双版纳植物园代表物种:珍稀及独有、有观赏价值、重要经济或环境价值物种。作者跟踪拍摄华南园四季全系列植物多年,从2000多个物种中筛选出500种左右,参考植物园场馆进行分篇。内容包括中文名、学名、别名、科属、特征、应用等,同时,还对植物园的历史沿革和整体特色的整
本书依托四川省植物资源共享平台、四川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四川省科普培训项目对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区域进行调查,获得较为详实的四姑娘山野生药用植物分布情况,并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按照APGIV分类系统排序,进行生物学特性、生境特点、药用部位、功能主治等描述,辅以丰富的图片内容,并对每一种药用植物
中国特有植物海菜花化学组成及多酚生物活性研究
《香料植物资源香气成分鉴定》共收录36科71属100种香料植物,包含植物资源的分布、形态特征、利用情况、香气成分的提取、检测、鉴定方法及组成和含量等内容。本书主要依托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万宁)、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香料饮料种质资源分库和海南省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采集香料植物的叶片、果实、根茎或花瓣
《陈巴尔虎旗野生植物图鉴》是李东晖、李春红、张冬梅等人在近几年借助陈巴尔虎旗草地资源调查、草地生产力监测等工作下乡时对陈巴尔虎旗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拍照、采集、鉴定和整理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全书以彩色图片形式详细记录了陈巴尔虎旗森林、草原、湿地、沙地以及农田等环境条件下的野生植物,共记录了野生植物89科,326属,68
本教材采用的菌物分类体系以《菌物词典》第十版为基础,结合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发育学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原生动物界、藻物界、真菌界的相关类群,对目以上类群的介绍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形式,科及以下分类单元以形态分类介绍为主,适当列出了一些动植物病原菌的种类。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菌物的一般形态特征、系统演化、分类系统的变
本书根据最新的分类研究成果,全面查阅以往对云南丽江采集的植物标本,并结合作者对山区的数次野外考察和分类研究,以专著的形式,全面记录了云南丽江乡土植物200多种(含种下分类群)。本书按照系统全面收录和编写区域内野生和习见栽培的乡土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在编写时,介绍科的形态特点,属的特点,种的形态、分布和简要用途
果洛州区域热量和水分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植被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十分明显,植被空间分布呈明显的高原地带性规律自东而西(自低而高)依次为山地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旬、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沼泽植被和垫状植被则主要镶嵌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之间。在东部山地由于高差大,山体上下水热条件不同,垂直分布比较明显,自下而上依次排列
《江西官山特色植物图鉴》由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生物多样性监测团队和江西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业人员共同编写。全书包含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300余种代表性植物,对主要特色植物进行介绍,包括植物所属科属、形态特征、分布情况、生态习性、用途等。全书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一般每种植物配3-5幅图片,文字描述的是植物的重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