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有声国学馆·扫码听读彩图注音7-8-9-10岁一二三年级小学生课外书儿童文学国学启蒙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
北宋云门宗高僧契嵩向来以“儒释一贯”思想闻名于学术史,本文则立足其思想形态探讨其文学样貌。析言之,则涉其生平、性格、哲学观、文学观之综合考察,及其议论文、传记文、诗歌的创作动机、形貌之分别讨论,最后回归宋代文学语境中力图作以中肯评价。此外,书中对研究契嵩之最重要文献《镡津文集》的版本样貌、形成经过与流传演变等问题也作有
本书为保定学院教授李新及孙维芳、韩松言所著。作者将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小说文本中全部诗词文等逐一梳理统计、注释,并对《三国演义》诗词文之题材类型、体裁艺术等做了系统和整体的评析。全书分为“上编《三国演义》诗词全注”“中编《三国演义》文赋章表全注”和“下编《三国演义》及三国文化研究学术论文”三部分。
本书设置是一人主持一板块,分“重庆新诗研究”“港澳台诗歌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究”“东南亚华文诗歌研究”“中国新诗传播及跨媒介研究”“博士生论坛”等,主持人对每一版块中的论文进行评说,让读者对文章的背景写作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应该说是对本书最好的解读。该辑刊原来是一年一辑,从今年起,一年两辑,都是新诗研究**的研
本书以胡适和新红学为核心,对胡适在新红学方面的学术成就及历史地位、新红学研究中存在的缺失与弊端、新红学对近百年红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和重要启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讨论。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居唐宋八大家之列,被后世并称为韩柳欧苏,兼有一代文宗的美誉。世人皆知韩柳欧苏为皆为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匠,殊不知其风骨格局与人格魅力更胜风采风流,且在其人格养成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本书从贬谪经历、贬地作为、社会情怀、文学映射、诗朋文侣、嫂母家教及临别时光等七个方面凝练而写意地勾勒了韩柳欧苏
作为海内外骈文研究学界交流的学术平台,《骈文研究》集刊致力于搜集关于骈文这一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全方面研究优秀成果,计划每年出版一期,此为第四期。栏目及文章包括:骈文理论与骈文史研究(莫道才《骈文的跨文类渗透与古代文体演进的触媒作用》、刘涛《任昉沈约骈文思想考论》、宋昭《蒋士铨的骈文理论与创作实践》等)、域外骈文研究(李
中国琴学研究丛书是为中外琴文化爱好者精心打造的一套图文并茂的中国古琴品鉴、赏析类图书。一套四册,分别是:《中国历代琴人评传》《中国历代名琴品鉴》《中国历代琴诗品鉴》《中国历代琴词品鉴》。套书的特点在于品鉴与评传,即将从古至今存世或有记载的历代名琴、历代琴诗、历代琴词、历代琴行系统而全面的整理与品鉴,以尽可能完整、立体的
《诗经通论》是清代姚际恒的诗学研究代表作,也是近年来第一个单行点校本。属于“清代诗经要集丛刊”中的一种,是清代疑古派《诗经》学的代表作。作者以文学的眼光涵泳《诗》篇,用疑古的态度寻绎《诗》旨,在清代《诗经》学上独树一帜,对崔述、方玉润等学者有很大的影响。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流行的时调俗曲,用淄川方言土语,创作的说唱和戏曲艺术作品,共十五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与《聊斋志异》交相辉映,是俗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2006年。聊斋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