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载有汉、魏、唐、宋、元、明、清诸代的历史资料,其中明代史料*为突出;而在明代史料中,所反映青海军备战事方面的内容*为突出。《西宁志》如同其他地方旧志一样,较重视人文而忽略经济。尽管这样,该志还是反映了明代西宁卫的一些经济史料。《西宁志》所反映的明代文化教育以及地方人物方面的内容,也占有一定比重。总之,这书是对政史
本书共收录苏州地区的旧志四种,包括明徐鸣时的《横溪录》、民国徐翥先的《香山小志》、清末民初张一麐的《吴郡地理志要》、明毛晋的《虞乡杂记》。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研究苏州地方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资料。
《福建省志辑》汇辑福建历代(截至1949年)所编的省、府(州)、县三级地方志书,是从历代刊刻的81个刊本中精心筛选出的珍贵文献,其中有许多版本来自海内外孤本、善本和珍本。其中万历四十四年的《闽书》等,为明代佳志、名志。清雍正《福建通志》(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流失在海外的日本、美国等地,而在国内销声匿迹,本项
《贵德县志稿》分《天文志》《地理志》《人文志》《艺文志》四卷,记载了贵德地区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诗文碑刻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料。虽为志稿,尚待校改,但仍保存了不少珍贵资料,对于研究贵德地方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也是贵德历史上*的一部地方史志著作。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是中国农业出版社生活文教分社策划出版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之一,旨在科普与宣传福建尤溪联合梯田这一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福建尤溪联合梯田》共包括八个部分:“引言”“梯田之美与慧”“梯田之丰与和”“梯田之产与业”“梯田之情与韵”“梯田之技与
《城东古韵:成华的文化遗存》是“成都·成华历史人文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王菱女士围绕成华区的文化遗存,在参考、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着重描绘了羊子山器物之美、极具风情的孟知祥墓、蜀地名蓝昭觉寺等历史遗存;此外,其还在实地访查的基础上,论述了成华区的古驿路与碉楼、祠堂的今昔异同。
《历史的注脚——档案里的四川秘史》一书,为“《宽窄巷》人文书系”之一。全书分为“蜀地秘藏”“黄虎秘档”“川督秘史”“名家秘踪”四编。本书着重于描写四川本土文化和历史,力图弘扬四川人文精神、传承蜀地文化。 “蜀地秘藏”向读者介绍了一批蜀中珍稀文物,以此展现了蜀地绚烂瑰丽的文化。书中所述之文物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从宋
建瓯是革命老区,其地其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该书即以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的历史为内容,展示建瓯老区的革命风貌和发展状况。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是建瓯概述,第二篇是峥嵘岁月,第三篇是建设成就,第四篇是发展愿景。
《图说老南京:千幅图片带你去看一座名城的今昔》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以详尽的史实与1600幅新老图片,分六大主线与片区展现南京数百处民国建筑及其背后的人文典故,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让我们徜徉在由历史街巷串连起的人文长廊里,领略山色水光间的经典传奇,回味中枢要地暗涌的诡谲风云,探究浓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2020年春季刊选载的16篇论文以城市史和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为主要研究领域,作者来自北京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城市书写”栏目4篇论文,阐述近现代北京城市的历史及变迁。“经济社会”栏目5篇论文,考察元代大护国仁王寺的江淮寺产,梳理嘉庆、道光两朝清查八旗抱养问题等;“教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