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密结合中国海洋渔文化战略背景,紧扣浙江省渔文化产业研究中的空白点,对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在论述过程中,注重整体的研究和局部专项研究结合,从浙东渔文化历史演变入手,以发展角度提炼浙东渔文化产业发展框架。
本书重点分析中国饲料粮供需现状,“粮改饲”政策对饲料粮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分析,“粮改饲”试点的政策扶持效果评价,并通过“饲料粮+畜禽产品”局部均衡模型模进行政策模拟冲击,最后开展典型农户饲料粮生产的国际比较,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书中文书名为《西南地区文化创意农业家庭生计脆弱性研究》,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出发,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脆弱性理论、脆弱性抗逆力理论,以DFID分析框架为支撑,将脆弱性引入研究中。以生计资本自然禀赋为依托,从收入、资本组合的短板状况、最重要的三因素(就业、医疗、饮用水)等角度研究西南地区民族文创农业家庭生计问题
本书从可持续发展、系统科学、绿色发展视角分析生态农业、食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提出联动机制,并以丽水为例分析生态农业、食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联动发展关系,关注生态农业为主型、食品安全为主型、生态文明为主型的联动发展典型案例,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书内容介绍了我国北方板栗全产业链绿色轻标准化生产环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建园、嫁接、接后管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栗果分级、贮藏和出库、包装与运输等技术要点。适用于我国境内北方板栗产业链生产、销贮流程的全过程。
本书包括举国欢庆、五谷丰登、农耕文明和乡村振兴四个章节,涵盖了节庆、非遗、民俗、文化、农事、产业、科技、美丽乡村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描绘城乡共庆丰收、共享喜悦的欢乐场景,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丰收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映衬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和政策思想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法及博弈分析等方法从宏观上对20世纪中国农村工业经济组织与制度思想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1、20世纪中国经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不同于发展经济学中所描述的二元结构状况,它是一种三
2021年度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中级)定于10月30日、10月31日举行。为帮助广大应考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考试大纲的要求,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熟悉考试形式,掌握考试方法和答题技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精心编写了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配套出版了全国经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创新农经行动计划(2017-2018)》大部分调研报告是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展开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其英文“AgricultureinCityCountryside”原意是指毗邻都市,在城乡边界模糊区域发展起来的,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
本书立足宁夏循环农业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宁夏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以节水减污优先、废弃物利用优先的“两个优先”为原则,开展“五个一”的攻关方向,包括以循环农业为抓手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路径,提出了自治区适水农业结构调优布局、农业生产及产地环境健康保育等技术标准、循环农业及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农产品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