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建造于明正统四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大雄宝殿内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地保留着极其精美的明代壁画。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墙门的两侧、中佛像座龛背後和十八罗汉身後两面山墙上,壁面积达236.7平方米。《法海寺壁画》为我国明代壁画的代表作品,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做的精美壁画。1993年在京的文物界
中国古代壁画经典高清大图系列·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五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绘于永乐宫三清殿内壁上。壁画创作完成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其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笔法生动传神,设色富丽堂皇,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堪称元代壁画,在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壁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朝元图》总长101米,《永乐宫壁画(朝元图4)/中国古代壁画经典高清大图系列》选取其位于三清殿东壁的部分,利用中国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绘于永乐宫三清殿内壁上。壁画创作完成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其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笔法生动传神,设色富丽堂皇,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堪称元代壁画,在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壁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朝元图》总长101米,《永乐宫壁画(朝元图3)/中国古代壁画经典高清大图系列》选取其位于三清殿西壁的部分,利用中国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绘于永乐宫三清殿内壁上。壁画创作完成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其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笔法生动传神,设色富丽堂皇,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堪称元代壁画的,在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壁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朝元图》总长101米,本书选取其位于三清殿北壁东段的部分,利用中国传统宣纸印刷,地展现了壁画的风貌,极具艺术价值与研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绘于永乐宫三清殿内东、西、北壁及神龛的扇面墙上。壁画创作完成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其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笔法生动传神,设色富丽堂皇,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堪称元代壁画,在中国绘画史特别是壁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朝元图》总长101米,《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一/中国古代壁画经
清代是金石学发展的繁荣时期,文献数量多,学者数量多,远迈前代。本丛刊即对清代金石学文献进行汇编整理,分辑出版。第一辑共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八种金石文献,其中五种抄本,两种稿本,一种刻本,绝大多数为首次影印出版。作者多金石学名家,如吴式芬、叶树廉、潘应椿等。所收文献内容广泛,涵盖金石考古、金石著录、金石通纂等诸多方面,
为纪念甲骨文出土120周年,安阳博物馆将其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安阳小屯和考古发掘出土征集而来的全部甲骨446片整理出版。这批甲骨内容丰富,有5个新字及新见字形。新的拓片完善了旧拓并可订补旧释之误。这批甲骨材料的公布,为甲骨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安阳博物馆藏甲骨》采用国际通行的甲骨文图录编辑手法,分图版、
《查海遗址研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海遗址进行了系统研究,以遗址考古发现的遗物和遗迹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美学等理论,配以田野调查、实验复原等方法,全面阐释了查海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通过综合研究查海遗址聚落形态、经济形态、意识形态和审美形态的发展轨迹,彰显出查海以龙文化、玉文化和酒文化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