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
《四川军政府壹圆银币版别图录》主要以研究为主,对银币的收藏指导性不强。其中对成都厂版研究过详,而忽略军阀版的细分。加之许多前沿理论还没有为大家接受,而单独以研究资料附书赠送。近年来,经过本协会同仁和川渝四川军政府壹圆银币爱好者共同努力,终于完善了版别。笔者北上川陕苏区腹地得汉城坡造币厂和任家坪造币厂遗址,南下周西成赤水
《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史志卷》所选内容主要集中于明末崇祯时期到清初雍正时期与“江口沉银”有关、能展示该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军事斗争、政治格局、经济衍变、社会风云、文化激荡、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历史素材,如四川各种地方志(包括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和县志)中与“江口沉银”有关的史料以及官修正史(包括《明史》《清
《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野史笔记卷(套装上下册)》收录与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的野史笔记文献,所用底本情况及作者简介见各书叙录。《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野史笔记卷(套装上下册)》收录的文献按作者的生活年代排序。《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野史笔记卷(套装上下册)》此次汇编主要做了点校、文字整理、注释、校勘四方面的工作。其中
《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民间文学卷》主要汇集巴蜀大地民间文学中,以明末清初张献忠乱川及江口沉银为题材的民间传说故事,其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张献忠占据四川历史背景下川渝地区有关张献忠及“湖广填四川”移民故事。故事作品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以重庆直辖前的四川为限。
按照《文献汇编》编委会的安排,《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学术研究卷》以“江口沉银”的历史背景、银两之来源、学术研究三个部分为主体,同时,将有关张献忠“研究或学术讨论会”综述、论著索引作附录。
《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纪事卷》围绕“江口沉银”事件的由来和社会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与发展轨迹,编入有关张献忠“沉银”“埋银”的历史事迹,作为“江口沉银”打捞人的明将杨展与张献忠交战的情况及在江口的打捞情况、后果和影响,有关清代、民国时期的寻宝和打捞情况以及新中国时期发现与发掘情况的相关史料,以便读者了解“江口沉银”事件
八主祭祀研究(精)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厚的红色资源。苏智良教授带领“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团队坚守10年,进行了深度的学术研究和广泛的实地调查,形成了相当完整和丰富的上海红色文化基因图谱——1000处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就是该项目成果的集中展现。它理性、直观、广博地
白鹤梁题刻是中国著名的水文遗产,也是极具影响力的文物保护工程的典范。其在千余年的发展演变中,留下了诸多的经验教训,本书即对其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存在状态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