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研究(第二十五期)
进入信息化时代,语言愈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载体。语言信息处理及智能理解成为学界的焦点议题。《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研究》以小句中枢说、复句三分理论及模式识别思想为指导,以“关系标记为主,句法语义特征为辅”为原则,以复句语料库为基础,以汉语复句句法语义关系的判定为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关联词搭配思想和特征描写方法,规
本书凝练概括地介绍了各种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通用公文基本文种的写法,为每一文种选配了不同类型的例文并逐一进行了简评,还对各文种的写作规律作了言简意赅的小结。本书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等规范文件进行篇章布局,可为各类公文写作人员提供案头参考,也可为广大初学者提供公文范本。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HSK考试大纲》(一级至六级)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等指导用书中与现代汉语句子相关的主要语法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扩展,对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句子分类、特殊句式和复句等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和介绍。针对国际学
本书稿属于文献语言学领域,主要从王念孙古韵分部疑案、《经义述闻》作者疑案循序展开讨论,在具体问题上突破学界成说,有助于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进展。
本书主要是在大型历时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的收词释义进行深入研究。分为通论篇和实践篇两个大的部分:通论篇主要是对大型辞书的释义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大型辞书内部自身系统的修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篇分别针对《汉语大词典》的词语漏收、义项漏收、词语误释和书证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发现了《汉语大
《古代汉语基础(第二版)》为适应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地区学院及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古代汉语教材。本教材共十六课,讲述汉字构成、汉语语法、文献的阅读、文献的注释、古文今译,课后包含文选和练习。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重点放在培养阅读古代汉语文献的基本能力上,在理论方面不追求全面系统完整,通论部分仅就文言文的阅读、标点、翻译所必需
本书从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应用实际出发,利用语料库归纳整理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系统和层次。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分为四个层次、132个次小类,共收入500个话语标记。并分析了侧重于话语组织功能的话题性、衔接性、理据性之下的38个次小类共125个话语标记的特点与功能,重点讨论了侧重于人际互动功能的坦言性、断言性、疑问性、警示性
本教材为汉语视听说中级课程,共5个主题(生活篇、教育篇、友谊篇、家庭篇、求职篇),以美国留学生王哲君来中国以后的学习生活为时间线,贯穿了20个场景(机场接机、酒店登记、超市购物、初见寒暄、朋友邀约、语伴互动、共享单车、考试报名、探讨婚恋、乘坐地铁、家中做客、医院挂号、化解争论、游览名胜、寻师答疑、求职网申、餐桌礼仪、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