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根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有关日华子的条文为蓝本,参考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纲目》等,经多年努力,辑得药物近800味,并断句标点,加以评注。主要内容包括:金石部;草部;术部;人部;兽部等。
本书将每味药的正名、别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炮制方法、禁忌注意等都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每味药正名右边附有简明提要,有画龙点精之意,使读者一目了然,篇首摘有各家学说,篇尾载有每味药的科别分属、产地来源。附篇载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忌药歌、中药炮制歌、六陈歌,常用药对、等,供读者备查。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100种家庭常用中药的辨、选、用的知识。所选中药多为药、食两用种类,一药一图,美观大方,一目了然。同时,为您送上中药泡茶、泡酒、煮粥、炖汤等多种补益方法;下篇是为您和家人量身打造的中药养生指南,分别从不同体质、人群、疾病、职业等角度,介绍适合每个人使用的中药养生的方案,通俗易懂。
健康大讲堂编委会编*的《简单速效小偏方》第1章为您准备了一些日常养生保健方面的小偏方,包括四季保健、五脏调养、九种不同体质调养等内容。在第二章中为您奉上的是简单速效应急小偏方。如果您在家中有流鼻血、中暑、宿醉等不适,如果您在出差、旅行的时候水土不服、便秘、腹泻、晕车、晕船,如果您是忙碌的上班族,要加班熬夜,或者出现肩颈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典籍,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共收载了365味中药,但由于其成书年代久远,古今语言差异较大,加之原书表述言简意赅,难免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为挖掘中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文进行校勘,语释。同时,为了能让读者在查阅和应用时能准确甄别各种药物,编者王
郑小吉、饶军主编的《常用中草药识用图谱》以实用为宗旨,共收载常用中草药400种。全书采取图文对照形式编排,每种中草药内容包括名称、别名、来源、植物识别要点、性味功效及应用,彩色照片包括原植物和中药材。本书取材广泛而精心,图例丰富而优美。记述严谨而独特,资料详尽而**,其编篡、收集、筛选、拍摄等过程历时多个年头,照片来自
本辞典共收载上自秦汉,下迄2010年底1800余种中医药及有关文献中有方名的方剂9万余首。其中以1911年以前的方剂为收集重点,1911年以后的方剂择优选录。彭怀仁、王旭东、吴承艳、孙世发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第1册第2版)(精)》新增资料的来源主要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开展,2003年起全国实施。按照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做好
朱橚所*的《救荒本草译注(精)/中国古代科技名*译注丛书》是我国明代早期(公元十五世纪初叶)的一部植物图谱,它描述植物形态,展示了我国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是我国历史上*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书。本书对其作了精审的校定、整理和译注。
膏方历史悠久,运用中医学基本思想中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达到改善体质、扶正祛邪的目的。而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发病倾向、病变特点、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也各不相同。《膏方体质养生指导》作者从医近三十年,在运用膏方调理体质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自己独特的遣方用药的特色。希望通过《膏方体质养生指导》,可以帮助读者改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