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桑榆印迹、桑榆诗词、对联,后附附录。诗集主要记录了作者晚年生活的所见所感,文风质朴,情感真诚。桑榆印迹部分为自由体诗,主要结合作者家乡尤溪的主要景点以及游历国内著名旅游景点,对各处风光进行描绘;桑榆诗词部分收录作者古体诗词包括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和词,共计百余首,抒发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对战友和
本书辑者杨绍丞于1931年受命主持筹建厦门虎溪公园后,多次邀请厦门名士诗家登临雅聚,并作诗索和。其中尤以壬申(1932)年的重阳登高和癸酉(1933)年三月的虎溪踏青为最盛,参与者达数十人,且留下大量诗词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人雅趣与社会风貌。杨氏把来诗手稿装贴成《虎溪踏青集》《壬申重阳集》二册,以供赏读。此二册诗作稿本
《诗经》是一部亘古传颂的诗歌总集,两三千年来一直是读书人的传统文化教材。内容涵盖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丰富多样的民情风貌、典章制度、礼乐规范等,反映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各种面相。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难以估量的伟大价值,有的西方汉学家甚至称它是古老东方知识的百科全书。《诗经
本书是由诗人、评论家、《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编选的一部诗集。编者秉持“诗歌源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发现基层诗歌作者,注重发现生活的日常诗意之美,选取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的诗人、诗歌爱好者共300多人的作品。这些作者身份的丰富性,使得本书所选诗作的内容和题材也很丰富,包括了对日常生活、亲情爱情、祖国山河、历史缅怀、现实
本书在唐圭璋先生长达数十年的词学古籍整理实践中,是较早期的一部古籍整理作品。本书拟将唐先生有关南唐二主的笺释、论文等汇成一集,成为唐先生南唐二主研究专书,同时也是大众读者阅读赏析南唐二主词作艺术的普及读本。主要构成包括:《南唐二主词汇笺》(重新排校),专题文章《李后主评传》《屈原与李后主》《李后主之知音》《李后主豪侈》
这是一本诗集作品,是作者继2017年《红尘一念》《红尘易醒》两部诗集出版以后,从2018-2019两年间创作的300多首诗歌作品。本书以“慈、悲、喜、舍”为题,将诗集划分为四个章节。作者用清新治愈的诗句来记录生活,如《心静,世界静》《岁月这杯茶》等;有对人生漫漫的思考和感悟,如《人世的爱》《感性的信任》等。作者在文字中
本书选取了代表我国古典诗词极高成就的《诗经》(100首)、唐诗(100首)和宋词(100首),由资深俄语专家姚培生和俄罗斯诗人尼古拉·兹维亚津采夫领衔翻译,并邀请了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四地的著名画师倾情献画,一篇诗作一幅画;我们可以在阅读优雅的古诗词和俄文的同时,欣赏风格多样的致美绘画。
本书为纸质图书与互联网结合的阅读模式。不仅纸质图书上有必要的导读、解读及注解,购买者还可以从互联网上通过AR平台下载专家提炼的全书阅读重点音视频资源,可以让读者从宏观上得到阅读指导,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名著。本书撰写导读的专家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研究会会长钱振纲。本书收集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
本书描写了作者的故乡、她的童年与少年时光,她周围一切有爱的、有生命力的植物,以及有关故乡的人事、对爱、对生死的认知、对故乡沦丧的痛心与怀念。本诗集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辑、青草童年;第二辑、旧信;第三辑、飞驰的月亮;第四辑、一小片的亮;第五辑、自我的影像。每个部分作者都小心细腻的讲述了她所感知的“生命影像”。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2019年到2022年创作的大部分诗歌作品,它记录了作者在诗歌写作方面的成长。作者有着主妇、母亲、女儿、白领等多重身份,可想而知,其作品的生活气息必然醇厚。对爱的追求、理解、回味与咀嚼是作者诗歌的另一主题。诗中的细腻情绪、清醒认知、悲悯情怀、开阔视野无一不展现出作者不让须眉的开阔胸襟与济世追求。从诗中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