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志》遵循科学、系统、严谨的原则,按照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行文规范的要求,记载了兴业县2005年之前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记述1997年兴业县成立之后的社会发展情况,展示了兴业县历史演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部为各方认识县情、探索发展规律、寻求科学决策的“辅治之书”。
本书以编年体体例,择要记述了珠海市1979年建市以来至2019年珠海发展的大事要情,展现了珠海市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本书是一部记录乐化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乐化的基本信息,包括乐化的历史由来、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乐化的基本情况,如改革开放前的乐化、20世纪90年代的乐化、新世纪之初的乐化、新时代的乐化。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乐化的地域地名、故事传说、历史人
《上海史国际论丛》由复旦大学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主办,是以上海史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尤其侧重刊发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成果,介绍海内外学术动态,刊登珍惜外文历史资料。
《乡音袅袅梦故里:记栖霞市荆夼村的故事》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录西荆夼村的自然情况以及村里发生的故事,另一部分是在《栖霞市西荆夼柳氏宗谱》的基础上,将姓氏文化、传统文化等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记录传承下来。第一部分仿照村志的样子,全面盘点乡村地理、历史、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追溯乡村的历史渊源,填补文献
本书由青年学者赵志刚著述,共分七章——舜城济南,舜的传奇一生,舜的历史定位,舜文化概述,被遗忘的历史,伟大的治水,虞朝十大臣。该书图文并茂,每幅图都附以说明阐释,既简明扼要又形象生动。该书必将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欢迎,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文化传统教育的优秀读物,并为弘扬舜文化尽应有之力。
本书对云南近代文化史的论述起于1840年,终于1949年,又分为两个时期:晚清(1840—1911),民国(1912—1949),以“三迤文化的星光”“滇云文化的辉煌”概之。将晚清民国时期云南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学术文化等诸多部分囊括其中,对我国云南在近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的介绍,
这是作者的一本图文集。汇辑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的一百余幅照片,呈现了一位纪实摄影家对故乡关中的人文观察,以及摘掉“理想主义”眼罩后对它们的阐释。这些图文,虽然无法全面展现某一地域和时代的社会风貌,但读者从中却不难窥见其社会转型的蛛丝马迹,切实感受庶民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理念、生存智慧和生存技巧,并进而领悟
都柳江位处黔桂之交,在崇山间蜿蜒流淌。自清开始的河道疏浚,连接了本被险滩恶石阻隔的西江、珠江水路,人和物在通道内流动、交会,改变了都柳江流域社会文化诸面貌。本书以都柳江畔富禄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历史资料与地方文献,梳理了都柳江下游社会文化历史脉络,并关注其中的市场活动、人群互动以及观念流动等面向,在微观视野下
本书为汉学家司昆仑对成都的近现代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著作,该著作既能为成都的地方研究提供基础信息的补充和理论观点上的启发,也能扩展至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1895至1937年,城市管理渐渐演变成中国的首要挑战之一,书中着重讨论了成都两次重要的城市改革运动: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和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