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5章,主要包括输变电工程的概述、工程措施设计、植物措施设计、临时措施设计和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案例等内容。
本书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研究现状;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监测网络监测点数量确定;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指标筛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周期确定等。
《土壤学实验指导教程(第2版)》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书包含了土壤基本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重金属与有效态微量元素等实验室分析项目的测定方法,《土壤学实验指导教程(第2版)》基于土壤学实验教学中的需要,除系统介绍常规土壤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等内容外
《土壤水动力过程物理模拟》是为农业水土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利工程、岩土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编写的理论和实验教材。全书30章,共31个实验。其中土壤水的物理特性实验6个,非饱和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实验9个,饱和土壤入渗实验11个,渗流的电模拟实验和窄缝槽实验2个,与土壤水动力过程有关的地表水文过程要素测验实验
本书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组成和性质、土壤与植物生长、土壤里的微生物、土壤动物、污染与修复、土地退化及防治等方面,对土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书论述广泛存在的冻融作用对土壤磷素的影响。全书共八章,第1章、第2章概述研究进展和东北地区冻融环境;第3~8章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环境、室外自然冻结和季节性冻融期野外采样等方法,分别研究冻融条件下土壤磷素吸附和解析特性、土壤磷素含量变化特征、无机磷分级及有效性、坡面磷素分布特征、土壤磷素垂直迁移和坡面迁移等。本书适用于从
在野外调查工作中,牧区七旗市共采集土壤样品3552个。分析化验了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交换性钙、交换性镁、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质地共21项指标,49340项次。本次调查在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和国土部门相
弹性景观概念近年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得到应用。《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以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为切入点,以弹性景观功能为核心,提出了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构建了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指标体系,建立了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并以淮河干流上游出山店水库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提供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技术支撑,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红壤水分溶质运移规律及建模过程中所需相关参数的测定和确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与田间试验分析确定了适用于脐橙的滴灌技术参数,并对红壤地区脐橙滴灌实施效果进行了后评价。全书共分7章,第1章主要论述了土壤水分溶质运移研究进展,滴灌水肥运移分布、模拟及评价;第2章描述了试验设计与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第3章研究
《微咸水灌溉模式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研究》主要围绕微咸水灌溉模式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进行论述,内容包括: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案、连续灌溉条件下不同矿化度对土壤水盐入渗及分布特征影响、矿化度-周期数-循环率耦合条件下土壤水盐入渗及分布特征、灌溉方式-矿化度耦合条件下土壤水盐入渗及分布特征、灌溉方式-交替次序耦合条件下土壤水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