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鳢繁育及养殖技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丛书》介绍了沙塘鳢的生物学特性、沙塘鳢繁殖、沙塘鳢幼苗培育、沙塘鳢养殖管理、沙塘鳢的美味烹煮,《沙塘鳢繁育及养殖技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丛书》重点讲解了沙塘鳢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贴近生产实际,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并配有大量彩色图片,生动形象,直观明了。
·根据人们不同的水草养植与造景水平、经济状况,将水草造景分为粗放简约型(入门)、普通实用型(提高)、豪华挑战型(精通)三个层面。在器材、水草、观赏鱼选购,造景技艺以及日常维护等技术环节,均针对三个不同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样,不同层次的读者,就可以在书中找到适于自己的造景方式,书中的内容就很有针对性。例如
本书系由作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顾及物候的玉米作物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41501459)和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分形的玉米作物物候动态检测算法研究”(2013M542086)的研究成果编著而成。随着全球气候显著变暖,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强,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日趋严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
本书由水产推广部门和高校水产学科的专家学者合作编写而成,阐述了匙吻鲟人工养殖的全过程,总结了国内外匙吻鲟养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匙吻鲟养殖的新实用技术,收集了养殖匙吻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本书以生态健康养殖为理念,注重科学放养、生态调水、强化抗病免疫力等关键技术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匙吻鲟生物学特点、苗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以其环境友好、节能、节水等优势,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和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可以提供可控的环境,系统的大小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可以控制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速度, 甚至可以预计产量。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循环水养殖生产方式每单位产量的可以节约90~99%的水消耗和99%的土
我国于1984年经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后,对其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繁育、营养与饲料、饲养技术推广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经过30余年的探索和研究,其人工繁殖、苗种驯化、成鱼养殖以及加工等技术已日趋完善,养殖模式也多样化发展。本书从斑点叉尾鮰养殖实用技术出发,作者深入多处养殖基地调研、收集、
本书严格依据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办法,以及各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实际生产模式,详细介绍了泥鳅、黄鳝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本书共分7章,分别介绍了泥鳅、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选择;泥鳅、黄鳝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环境卫生管理;无公害饲料的选择及要求;泥鳅、黄鳝的科学饲养管理;泥鳅、黄鳝疾病防控及安全用药;泥鳅、
本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金土地新农村书系.特种养殖编》分册之一,系统介绍了黄鳝的生态养殖与开发利用技术,内容包括黄鳝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黄鳝养殖场的建造,黄鳝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黄鳝的人工繁殖,黄鳝苗种的培育,成鳝养殖各种养殖模式的技术要点,黄鳝的起捕、贮养与运输,黄鳝的病害防治及黄鳝活饵的人工培育等内容。本
目前我国正处在渔业经济发展方式第二次转变的高起点上。正确面对并研究解决渔业自源性污染问题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实现渔业和渔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渔业生产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就如何解决渔业自源性污染问题,关键是必须加强渔业水域和资源保护。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生态资源保护意识,普及渔业环境保护知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及邻近水域开展了周年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海洋环境质量、浮游生物和鱼类饵料生物、鱼卵仔鱼、渔业资源、大黄鱼资源以及鱼卵和仔稚幼鱼。同时分析了大黄鱼生态习性、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形成的水文与地形条件官井洋大黄鱼产卵洄游路线和产卵场位置官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