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与趣味
不辍集
成为好作家的条件
陈思和先生以讲话的形式梳理自己的文学思想,这也可看作是一部理论形态的回忆录。在陈思和看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本身就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史;探究文学史的问题,无法绕开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责任及其在既定的社会传统及现实背景下所进行的实践,而这些都最终受到知识分子的思想所驱使,与他们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作者选取文学性语词庙堂
《文选资料汇编·诗类卷》针对《文选》中的诗类作品,分类辑录历代重要的研究资料,如作者评论,作品评论、疏解,相关考证等。总体论述者编为总论,分体、分篇评论者汇为分论,讨论同一问题者以类相从,有序编排大量资料。其间并且有所选择,有关文字音韵校勘者过于庞杂细碎,一般不录;有关训诂、名物、典实者择要辑录;详古略今
本书是柯庆明先生编集学术生涯和中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讲义、会议论文、专栏文章、演讲稿等而成,按照时间顺序,从神话、《诗经》、《楚辞》开始,一直讲到明代剧本《牡丹亭》,涉及从西周到明朝的不同时代、不同体裁古典文学作品,阐述中国诗歌的发展演变过程,归纳中国文学三千余年发展过程中共通的精神和价值,分析相同文类文体在各个不同
《评论的进阶》是一部评论集,以书评为主。全书由诗歌评论新书介绍读书随想文本细绎思想阐扬五辑组成。诗歌评论由收录在《华人诗歌鉴赏大辞典》中的八篇构成;新书介绍读书随想则通过作者的评论性文字,带动读者思考和唤醒读者的情绪;文本细绎中的文章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评,而是属于文本和话语分析;思想闻扬中所集结的都有向学术、思想和时代
啄木声声——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文集
本书汇集了张鸿声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深耕多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叙述与城市形象的塑造。第一辑从城市现代性入手,纵观从晚清到当代,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现代性表达如何得以确立,以及启蒙、消费、公共性、工业化等城市现代性叙述的几个方面。第二辑主要以上海为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上海城市
本书收录了周靖波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按照不同学科和文体归类,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第二,电视剧文体研究;第三,中国话剧和歌剧研究;第四,中国戏曲研究;第五,书评和序文。各部分文章按照发表时间以及所论对象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