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计20卷,其中铜器(2卷)、造像(1卷)、陶瓷(3卷)、书法(3卷)、绘画(11卷)。全集共整理收录了自原始时代至明清时期流失海外的中国艺术品3000多件,是国内外研究海外藏中国艺术品最为系统、最成规模的煌煌大作,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本卷为《书法卷》上册,收录了唐代至元代流失海外的书法作品61件,其中多件作品
本书收录了明代流失海外的绘画作品100多件,其中多幅作品为首次在国内出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收录了清代流失海外的绘画作品100多件,其中多幅作品为首次在国内出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社策划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维双语普及丛书》,旨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和滋养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进而转化为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和精神认同,丛书涵盖了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发明创造、民俗节日、传统手工艺、戏曲、乐器、体育项目等内容,所选取的文化标识和案例
本书系浙江省博物馆金石书画展览同名图录,分为碑帖、书法和文献三个单元。碑帖单元,本期重点推出的是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善本碑帖专题。此外,对浙江省博物馆藏著名帖石东阳何氏《兰亭序》的传拓版本问题,也将作专题研究和赏介。
20世纪50年代,河北曲阳县修德寺旧址出土的两千多件北魏至唐的白石佛教造像,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其与山东青州龙兴寺、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石造像,并称为20世纪中国佛教寺院三大考古发现,享誉海内外。曲阳盛产白石,质地坚致,色白如雪,北朝造像广泛采用透雕技术,代表了当时佛教造像的一大流派。
本书为深圳博物馆同名专题展览的配套图录。遴选250件(套)文物,从典章制度和生活艺术等维度解读湖北明代藩府文化。
本书为深圳博物馆联合湖南省博物馆、株洲市文物局、衡阳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稽古维新——湖南省宋元明铜器与金银器展》的配套展览图录。分为“法古悦新——宋元明铜器”、“崇德报功——宋元明宗庙与儒学祭器”、“新造奢华——宋元明金银器”3个单元,收录兽纹鼎形铜炉、铜象尊、龙纹银托盏等各式仿古与新造铜器、书院祭器,以及窖藏出土的金
该书为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园说”系列文物展之六“木器风华美成在久”同名图录。全书分“佳木良作”“器以载道”“中西遇鉴”“各有所宜”四部分,汇集颐和园、故宫、苏州江南园林、沈阳故宫等博物馆的家具珍藏120余件(套),古朴典雅、大气沉稳、传承有序。分别把家具的出现、发展、演变、中西融合,以及在家具中体现的等级分明的礼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