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方就像学棋读棋谱、学书临颜柳、作诗先吟唐诗一样,是规范,是基础。学中医而不学经方者,必难成大医。“有是证用是方”,一对一,这就是经方的规矩。 本书可作为经方入门及提高之参考,分为“经方入门”“病脉证治医案详解”“医案医论”三部分。经方入门部分,从脉诊、腹诊、问诊带读者走入经方思维的世界;病脉证治医案详解部分,从理
本书选用了300多幅药方实例图解和多幅精美逼真的彩色草药图,对《汤头歌诀》进行全面译注和解读,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中医医药知识,并有效应用,以调理身体和治愈疾病。同时,本书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了详细的解读和说明,使读者对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书中对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并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
《药性赋》作为学习中药的启蒙书,把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为了使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书中所载药物的相关内容,本书将涉及的药物配以实物照片,并按照译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七个方面对原文进行了深入解读,图文并茂,让读者一目了然地
本书是在忠实于《神农本草经》(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原著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及《中药学》(第二版)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和形式对原著进行深度挖掘,从《神农本草经》一书所载的各种药物中精选出200多种现在仍常用于中医临床的、药效明显的药物配上药物彩色照片进行全新演绎,更加符合现代疾病特点及现
本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膏方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及服用方法。第二章重点阐述杨教授使用膏方治疗失眠的经验,包括理论认识、辨识方法、病机的认识、遣方用药、药对使用、随访方式等思路,以便读者更深刻理解。第四章至第八章具体介绍了根据肝、肾、心、脾、肺五脏使用膏方的医案,均是真实案例。每个脏器医案的选择均是采用临床上常见
本书为“中国古代经典选译”系列图书之一。《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撰写的一部本草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它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也是对几千年来中国药物学的总结。作者精选了原著中的100余种药物和药方,主要阐发了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内容,且在原著内容的基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等等。
本书为开放教育教材,涉及: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藻、菌、地衣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中药鉴定。
本书首次从1000余幅燕京地区名老中医方笺中选270余幅精品,原貌呈现并介绍解读,形成极具文化价值的燕京传统医学精品著作。本书根据北京地区医家的特点,分为六章:御医与官医、名医与传人、世医与子弟、良医与济世、医寓与坐堂、进京与交流。医家按生卒年排序,每位医家均有“医家介绍”、方笺照片和“方笺内容”3部分内容,其中“医家
本项目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中药种质资源的科学内涵、全球种质资源保护情况、种质资源普查成果等;第二至五章系统总结中药种质资源研究成果,涵盖收集、评价、保护、创新、繁育等种质资源研究的全过程;第六至八章清晰展示我国建立的3个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28个重点物种种质保存圃、20个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