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一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三泉镇席村,二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皇甫乡乌苏村。前者属于晋南平原麦作村,后者属于台塬干旱麦作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为深入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本书着重从以下方面来阐述我国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在破解三农问题进程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三
本书内容包含乡村振兴理论、途径及实践的系统研究。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乡村区域发展,以及近年来国内关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的大量研究文献基础上,总结了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实现途径,同时在大量实地调研、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若干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及经验总结。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年奋进研究丛书由上海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分专题撰写,力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充分反映贯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作用,为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从耕者有其田到乡村振兴中国特色三农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一书共分为五大块,分别是绪论篇、农业篇、
为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对接,全面和前瞻性把握东南亚十国的农业发展趋向,本书总结了东南亚十国近年的农业发展概况、农业规划政策,从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发展问题的角度对各国农业政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本书以农业经济学理论分析宏观政策的框架,融入各国**发布的官方农业规划战略、各国际组织研究报告
仓储,是国家粮食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以农业立国,五千年来一直重视粮食物资的存储,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指出了仓储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历代仓制的研究中,秦仓储制度曾囿于史料有限,相关研究较难开展。近几十年来,秦简牍的陆续发现和刊布,提供了大批珍贵的史料,也为秦仓制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本书以睡虎地秦简、
本书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对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推动“三农”改革发展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美丽乡村新时代、走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民培育之路、农民脱贫致富和共创共富道路的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的探索等五章进
我国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原则。从实际情况来看,贫困县摘帽后在工作重点、工作体制机制、资源要素配置、考核标准等出现了大量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和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要求,着眼黔东南州具体实践,
本书共分为九章。从写作背景、相关的文献、研究方法、社会经济实践者的理念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五章到第八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分别从以下五个维度来描述两个案例:市场链接、必需品、公地、剩余分配和赋权。第五章介绍了案例的市场链接策略。第六章从必需品维度考察了案例是如何处理商品化问题的。第七章讨论了公地和剩余分配。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