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鲁迅作品》收录了鲁迅的《阿Q正传》《坟》。《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于1921年底的一部小说,它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坟》收录了鲁迅1907-1925年所作的论文二十几篇。
《孔乙己/鲁迅作品》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孔乙己/鲁迅作品》还收集了《华盖集》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还收集两部鲁迅经典作品:《三闲集》、《汉文学史
《故乡/鲁迅作品》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
《狂人日记/鲁迅作品》收录《狂人日记》《热风》《南腔北调集》三部鲁迅著作。《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热风》指的是鲁迅写于1918年到1924年的杂文集。当时中国处在黑暗的
《呐喊/鲁迅作品》分为《呐喊》《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节选)》三部分。其中《呐喊》收录了鲁迅1918-1922年所作小说14篇,这些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第3版)》系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之一,作为《中圉古代文学》(第三版)上册的配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第3版)》选取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所选作品涵盖面广,并着意兼顾不同体裁、风格的作品,选目也很有新意。注释简明扼要、明白易懂。《中国古代文学
本卷收入《听雨楼札记》《抚剑堂诗抄》。 《听雨楼札记》是作者的散文辑录。作者以散文写作为小说家的基本功,兴之所至,情之所感,自然流露,质朴率真。读者既可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亦可借之解读作者其人其文。 《东山男儿》1990年获《光明日报》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奖,《烟雨文武庙》1999年获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国报刊副刊研究会香港百年
本卷是霍达文集卷四长篇小说卷。 本卷收入中篇小说7篇,短篇小说10篇。 中篇小说《红尘》以沉凝细腻的笔调、大雅若俗的京味语言,讲述古都小巷中一个善良的弱女子的故事。解放前她不幸沦落风尘,解放后重获新生,后又不堪侮辱,含恨而死。通过人物的悲剧命运,作者冷峻地透视那种以瞒和骗扼杀真善美的社会氛围,给读者以灵魂的震撼。 《红
本卷收入影视和戏剧剧本多部,从早期代表作《秦皇父子》到近年新作《海棠胡同》。 电影文学剧本《秦皇父子》发表于1981年,是作者青年时代的倾心之作,从久远的历史中钩沉开掘,将几乎被遗忘的万里长城的监造者、秦始皇的长公子扶苏这一悲剧人物推到了世人面前,同时成功地塑造了秦始皇、胡亥、李斯、蒙恬、赵高、仲姜、优旃等一系列艺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