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土地流转的学术论集,成果来自中外重点大学有关土地经济研究的学者,主编为来自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名教授。我国的土地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这两种土地分别如何流转,如何实现公平,是本书主要研究问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十篇土地经济方面的文章。各篇的作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围绕土地经济研究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不论是
本书是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安全研究所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科近几年的科研工作内容之一。这项研究工作是在农业农村部及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这项研究涵盖了2017年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农产品持续产出及质量安全能力进行评价,利用空间分布图谱直观全面地显示了武汉市农用地土壤地力等级及分布状况。
本书第一部分分析了蛋鸡产业发展形势,先分析世界蛋鸡产业发展形势,与美国、日本蛋鸡产业做了对比,并对世界禽蛋产业格局变迁及趋势做了梳理,评判了中国蛋鸡产业发展水平,然后全面复盘了2020年中国鸡蛋市场供需状况,展望了2021年鸡蛋市场供需形势,并针对制约蛋鸡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二部分对蛋鸡养殖规模化及效
本书综合3S技术,借助ENVI、ArcGIS、SPSS、Origin等软件,综合运用经典统计方法、地统计方法、空间换时间方法、网格法土壤采样设计、土壤实验分析、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Maas-Hoffman模型、景观生态学等方法,开展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生态安全响应研究。
《中国乡村研究》2003年由黄宗智教授主持创刊,每年出版一辑,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计划收入10篇专题论文,从经济史、法律史与乡村研究的视野出发,围绕中国学术的反思与发展、中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变化、民国时期乡村租佃与雇佣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如黄宗智《专著传统与中国学术:从首届实践社会科学青年学者
本书在对中巴种业合作进行价值分析与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围绕知识产权布局构建中巴种业合作模式,识别并度量中巴种业合作风险,提出推进双边种业合作的政策建议。本书研究重点突出、数据翔实、内容覆盖面广,可用于引导中国企业对巴基斯坦开展种业投资,促进国内种业过剩产能转移,对落实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合作、推动中国种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本书分为上、中、下篇。上篇为概述,包括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与创业带头人;中篇为创业带头人素养培训,包括农业农村政策与法律法规、产业化经营与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现代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下篇为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风采,精选了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中的典型案例,为返乡入乡创业人才提供借鉴。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再加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领导的支持,同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果蔬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热区乡村振兴研究(2020)》以中国热带地区为例,展开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研究板块:篇热区乡村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研究;第二篇热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第三篇热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研究;第四篇热区乡村人才振兴研究;乡村治理模式构建的社会基础等内容。本书可为热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可资借
《河北省农业科技试验区发展40年(19782018)》介绍了河北农业科技试验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过程和农业科技试验区取得的成就,系统总结了40年来农业科技试验区成功的组织管理经验。以典型案例方式,介绍了曲周、南皮试验区几十年成功坚守的实践经验。通过系列事实、累累硕果反映河北省农业科技试验区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