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文事》以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相关史实考证的内容为主,作者龚明德藏书丰富,又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功底,在细密的文字爬梳间不断抽丝剥茧,索隐钩沉,带领读者解开文学史上的一个个“死结”。
《通往幸福的漫漫长路:一个“灰姑娘”的真实故事》是澳籍华商朱玲的自传,全书分两个部分,上半部主要讲述了她在中国的前三十年的个人经历,后半部分则叙述了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打拼创业的故事。全书以感性的文字叙述了一个女人的大半生,其中充满心酸与磨难,然而最重要的则是在人生十字路口自我把握命运的坚持。
《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上海三部曲"之一。全书图文并茂地将鲜活流动着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从历史的尘烟代入当下的情韵。那些被当作城市起居室的咖啡馆数十年来的变迁,那些为保护城市记忆而永不拓宽的街道,那些物是人非的名人故居里飘荡着的张爱玲、白先勇乃至当年蓝苹的气息,那些被文学青年奉若珍宝的外国文学经典在白皮书时代的尴尬往
她是上海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6岁时就读于著名的中西女塾,24岁燕京大学心理系毕业。她父亲当年应孙中山邀请回国创办上海最新潮的百货公司,她的二姐与宋美龄是闺中好友,她大学最好的朋友是康有为的外孙女。25岁她嫁为人妇,丈夫是林则徐家的后代。之后的岁月中她遭逢了反右、四清和"文革",经历了丧偶、抄家和劳改,一贫如洗。但磨难没
她是旧上海电影明星上官云珠的女儿,父亲姚克是留洋回国的文化名人。两岁时父母离异,她学会了把心事藏在心底,笑容挂在脸上。她客串过电影《三毛流浪记》里的富家小女孩,她会弹钢琴,会跳忠字舞,在1960、1970年代的天翻地覆中度过自己的青春,爱情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旧房子里所顾忌地绽放。然而在那样的年代里,她一次次遭逢着那些从躲
《十万个为什么》是名牌图书,是发行一亿多册的家喻户晓的图书,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科普丛书。作为从《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写到第六版的老作者,叶永烈回忆了与《十万个为什么》的半个多世纪的“亲密关系”,而且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曲折历史以及《十万个为什么》如何成为“感动共和国”的图书的过程。相信这本《十万个为
刘颖著的《东北抗联女兵》首次以纪实手法系统、全面地记述了东北抗战全程中百余位抗联女兵的战斗、生活、奉献和牺牲,以群体的形象,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呈现了在民族遭受危难之时,中国女性自觉投身民族解放斗争的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本书采用纪实文学体裁,真是地再现了西华抗日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着力描写了沈东平、彭雪枫、王其梅、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魏凤楼、吴芝圃、张震、萧望东、路岩岭、楚博等共产党人及西华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是一部生动而又形象的爱国主义教材。
《天道曲如弓:新闻视角下的曲格平(修订本)》是一部以新闻的触角和全球眼光介绍曲格平的书,同时又是中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见证,是对中国当代环境保护历史的系统回顾,生动地记载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先行者、奠基人曲格平的宏韬大略和拳拳之心。
《砺炼华年》记述的“老三届”,不只限于插队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苦难岁月,还包括“文革”前的学习生活,参加“文革”的经历,和回城以后从社会底层挣扎上进的人生经历。从“文革”前的中学生,一直写到年老退休,表现的是整整一代人和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这是有别于其他知青作品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