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由来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00后研究生们创作的非虚构作品集。他们以个人或分组的方式完成调查、写作,目的在于以写作为媒介,认识自身并反思自身得以形成的家庭、文化和社会制度,或是探寻外部世界、他人和其他社会阶层的故事。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网生代拼图”讲述的是Z世代的成长经验与青春故事,表现出网络对第一代“网生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是数百年大变局中的重要人物。孙中山评论张之洞是不言革命的革命家。毛泽东说中国的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作者根据《张之洞全集》《张之洞年谱长编》《刘坤一集》《李鸿章全集》等大量晚清人物的有关文献,深入解读张之洞,认真分析张之洞与晚清多人的往来函电信札,就他在晚清政局中的所作所为,进行持之有据言之成
汤钊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博土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国际著名肝癌研究学者。1930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理事、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肝癌
2022年7月1日逢际著名明清史学家、中国明清史学科体系主要创建人之一——李洵先生百年冥诞,特汇编此集,以纪念李洵先生学术贡献,并以呈现先生后学各自的研究旨趣与学术主张。李洵(1922-1995年),著名明清史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早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受教于冯承钧、瞿兑之、谢国桢、刘盼遂、容庚、陈垣等知名学者。
于漪老师是师者楷模。从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到"改革先锋",再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用一生诠释了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值得一线教师学习。本书由主题征文汇编而成,甄选中青年教师学习于漪的心得感悟《于漪老师是种稻子、种麦子的人》《于漪老师始终不渝地支持教改》《于老师赠我一句话》《坚守的魅力》《涟漪三千好行舟》等60
本书共五章,包括“业儒世家,俊彦少年”“赴试壮游,万言直陈”“初涉仕宦,治著惠安”“风雨宾州,讲学罗浮”“廉能以勤,名壮西湖”等内容。
本书是西安交通大学部分经历西迁的老教职员工的小传合集(第四辑),记录了他们伴随着岁月所走过的历程,特别是他们在交通大学西迁后60余年的创业与发展中所承担的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与成果。通过这些小传,我们可以看到在西部这块曾经荒凉的黄土地上,西安交大人的奋斗与成长;看到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振兴中国西部教育
本书分为圣贤名师、科技巨匠、爱国赤子、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等六部分,通过对曾对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故事的叙述,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韶华若素》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本书,叙事真实,流露真情。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生存、生活、人生、生命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本书分为6章,共60个小节,每小节记叙一两个小故事,以时间为节点、事件为主线,讲述了她从童年到耳顺之年的成长经历、感悟,以及她为人、为师的故事。其中,童年时,多写生活中的趣事、学习中的成长,以及
本书是《潮州文化丛书·第二辑》中的一种,以潮州先贤的时间为序,自唐大颠禅师至清曾右丞刚甫,举潮州先贤共三十人,为其作传,辅以肖像图,并将各传援引的书目置于卷末以备参考。全书以人为本,以潮州历代名贤为轴,展示了潮州地区人杰地灵、人文昌盛、人才辈出的历史文化长廊,使读者对潮州历史文化获得比较系统的了解,行文通俗易懂,图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