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精要”丛书:商鞅》介绍了商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人,又称卫鞅、公孙鞅。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通过主持“商鞅变法”,改革秦国的户籍、军功爵位、土地、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制度以及民风民俗,制定严酷的法律,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收复河西之地,使秦国变为强国,为后来兼并六国、建立多
管子(?~前645),春秋时期政治家。致力于“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活动,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1个霸主。在齐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经济上,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打破了井田制的限制.采取“案田而税”的政策,提高人们开发土地的积极性;鼓励贸易,重视商业;主张由国家铸造和管理货币,建立国
《大学》《中庸》作为儒家典籍《礼记》中的两篇,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相传《大学》出于曾子之手,《中庸》为子思手笔,代表儒学谱系之正脉,故此二篇自汉代以来即常被抽出单行。清末学者皮锡瑞指出,《汉书·艺文志》于“礼记”百三十一篇外,已别出《中庸》二篇;南朝梁武帝,不仅作《礼记大义》十卷,又作
本辑分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女性思想专题、国际儒学比较、儒学经典、儒学史、儒者访谈录、国际儒学动态七个专题,组织了美国、韩国、新加坡等海内外学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论题涉及先秦儒家、宋明理学、新儒家,反映了国际儒学研究的一些新动向和新发展,专门组织了中韩儒学比较方面的文章,以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十分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作品。它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
《论语》通过记录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和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孔子的思想,从政治、伦理、道德等多个层面给人启发和引导。《论语/小小国学馆》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称,以此不可小觑《论语》影响的深远。《论语/小小国学馆》就是以《论语》为基础,摘取具有影响力、具有文化价值的部分,使少儿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懂得传统文化当中的
《道德经》的内容深奥,意义深远,蕴含了大量的道家哲学思想,分别从修身、治国、用兵、养生等多个层面进行论述,被后人视为宝典。《道德经/小小国学馆》以《道德经》为基础,摘录经典且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部分,使少儿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由浅至深地掌握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并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可谓是帮助少儿成长的重要传统国学
《鬼谷子》是一部探讨权术谋略的书,是一部社会心理学、行政管理学、政治驾驭学、交流谈判学的综合宝典。鬼谷子纵横之术重在解说纵横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辩口才而竞争取胜的诸种技巧,如知情术、决策术、游说术、用人术等,并阐述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竞争中“以智取胜”。
《大学》论述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融伦理、哲学、政治于一体,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中庸》是论述儒家中庸思想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为人处世,人性修养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国思想史上,墨学经历了先秦显学—式微中绝—近代复兴的历程。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之宣言展现一幅互爱互利、和平共存、平等一体、尊重权益的治道图景,于人类文明社会深富理想价值。墨音犹存,墨法尚在,本书力图从法学视角推进新墨学研究,依循正义、平等、权利等法哲学范畴诠释墨家“兼爱”之理论特征与现代价值。秉持辨异儒墨、融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