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属于文献语言学领域,主要从王念孙古韵分部疑案、《经义述闻》作者疑案循序展开讨论,在具体问题上突破学界成说,有助于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进展。
本书主要是在大型历时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的收词释义进行深入研究。分为通论篇和实践篇两个大的部分:通论篇主要是对大型辞书的释义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大型辞书内部自身系统的修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篇分别针对《汉语大词典》的词语漏收、义项漏收、词语误释和书证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发现了《汉语大
《古代汉语基础(第二版)》为适应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地区学院及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古代汉语教材。本教材共十六课,讲述汉字构成、汉语语法、文献的阅读、文献的注释、古文今译,课后包含文选和练习。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重点放在培养阅读古代汉语文献的基本能力上,在理论方面不追求全面系统完整,通论部分仅就文言文的阅读、标点、翻译所必需
本书从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应用实际出发,利用语料库归纳整理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系统和层次。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分为四个层次、132个次小类,共收入500个话语标记。并分析了侧重于话语组织功能的话题性、衔接性、理据性之下的38个次小类共125个话语标记的特点与功能,重点讨论了侧重于人际互动功能的坦言性、断言性、疑问性、警示性
本教材为汉语视听说中级课程,共5个主题(生活篇、教育篇、友谊篇、家庭篇、求职篇),以美国留学生王哲君来中国以后的学习生活为时间线,贯穿了20个场景(机场接机、酒店登记、超市购物、初见寒暄、朋友邀约、语伴互动、共享单车、考试报名、探讨婚恋、乘坐地铁、家中做客、医院挂号、化解争论、游览名胜、寻师答疑、求职网申、餐桌礼仪、乘
深圳大鹏话是方言岛方言和濒危方言,更是值得深入发掘的珍贵语言资源。本书用描写法详尽地记录并分析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概况,用历时和共时比较法展示它与中古音的异同,并归纳其语言特点。本书还利用古今文献、结合谱牒及逻辑学原理回应各界对其名称的考证、语言系属的推断以及是否应将它认定为军话的争议,运用计量统计法和年代语言学理论等
"本书研究对话语篇中的情感意义与其语境变量之间的系统配置关系。通过描写、分析13个汉语情感词在现代汉语言情小说语料库中的使用方式,本书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情感意义与其语境变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如何配置?二、情感意义与语境变量之间的配置方式能够体现哪些人际功能,能否为相关人际功能提供合理、有效的解释?本书首
在中国,学成语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学好成语,可以提高孩子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 本书主要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将知识与趣味巧妙结合,图文并茂、互动性强。其中涵盖传诵度、知名度较高的一百多个成语,涉及历史、名人、寓言、典籍、地理等诸多方面 的知识点,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学习成语,既
“合同设计”这一概念源于德国法学的教育实践,是德国“预防性法学教育”的核心部分。所谓“预防性法学”,即指当事人事先通过一定的行为,如“合同约定”,以预防日后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目前,无论是“预防性法学”还是“合同设计”在中国的理论界和实践界都罕有提及。但是,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合同设计”终究是一个绕不过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