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汉朝皇帝有个家族群,他们会在群里聊些什么?东汉末帝刘协创建汉朝群,太祖刘邦、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等创下丰功伟业的君主闪亮登场,讲述各自不平凡的经历,彰显大汉天威,吓得刘协不敢透露自己亡国之君的身份。吕后以汉朝大女主的姿态高调进群,文帝刘恒趁机控诉诸吕之乱,引发众帝对汉朝后期女子干政、宦官专权的讨论。刘备得偿所愿,进
本书是启功九十岁以后的口述,经启功的弟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仁珪整理而成。在本书中,启功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他的一生并没有投入到惊天动地的政治斗争的最前沿和时代旋涡的最中心,过的基本是书斋的生活。但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他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中的特殊才能和地位,使他的书斋生活更为独特、精彩。从这里我们可
本书是首部从多个角度反映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苏步青一生的综合性画传。共收入图片230余幅,时间跨度近百年,从他的早年经历、数学成就、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工作成绩、所参与的社会工作、家庭与业余爱好等多个方面,呈现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今年恰逢苏步青诞辰120周年,编者收集多方材料,其中不乏从未公开的珍贵资料,在苏
郑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明末清初抗清复明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
时势造英雄。明嘉靖年间,倭寇猖獗,能文能武的戚继光凭着机智和果敢,一次次打败倭寇,维护了一方平安。在积极抗御倭寇之时,戚继光亲赴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组织训练了一支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的“戚家军”。《抗倭名将戚继光传》共八章,从将门出虎子、尽歼杀倭寇、无敌戚家军到镇守蓟门关、创意筑长城,再到能干会总结兵书传后世,本书从史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不朽丰碑。《习近平的小康情怀》分为20个篇章,全景式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举旗定向,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书中一个个与人民心心相印的感人瞬间,彰显出人民领袖对人民群众福祉的殷切关怀;一幅幅饱含
《柳百成院士文集》收录了柳百成院士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国家制造业战略研究成果、代表性学术报告等各类学术类文章,以及个人专访文章、学生回忆类文章等。全书共分6篇,第1篇为“铸造及凝固过程建模与仿真”代表性学术论文,第2篇为学术会议报告,第3篇为制造业发展及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论文,第4篇为制造业发展及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会议报告,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在四年的历程中,大师汇聚,成果瞩目;同时以国学研院为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国学研究人才,为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清华的国学成就,成为近现代国学研究的一面旗帜。本书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及梁漱溟、李济为传主,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他们的生平、贡献以及与清华的关系。本书的研
商金林教授秉承乾嘉治学理念,执着于“窄而深”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卓有声望的学者。作者聚焦于鲁迅、胡适、刘半农、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等一大批重要作家的思想心态、文学观念、治学方法和友朋交往,解读著作版本、书信日记、报纸杂志等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亲历所得,从历史的纵深处揣摩和欣赏这批重要作家的境
《桂城(平洲)粤剧、粤曲名家》为传记类读物,该书详细介绍了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几位粤剧、粤曲名家,包括“粤剧男花旦林超群”“氍毹伉俪——白超鸿、林小群”“粤韵姐妹花——林慧、林锦屏”等。书稿重点讲述几位粤剧、粤曲名家的身世、从艺历程、成名之路、对粤剧文化及精神的传承,其中包含对地方特色戏剧特征的描绘和文化的解读,形象生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