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功能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使用出发,全面阐述环境工程领域中一些环境净化材料、环境修复材料、环境替代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等。
本书阐述了自润滑材料的工程设计问题,涵盖了金属基、聚合物基和陶瓷基等各种类型的自润滑复合材料,介绍了多种复合材料在各类工程应用中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定环境下的润滑机理。
本书展示了作者近年来通过运用量子化学方法设计并研究大量双极性蓝色磷光主体材料(包括D-A型有机小分子、纳米环和纳米管等体系)的成果。本书分为7章,第1章是概述,对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常见的磷光材料以及典型的红绿蓝色磷光主体材料进行综述;第2章是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包括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电子激发态理论、分子激发态能量转移,
本书全面介绍了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工艺各流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关键技术,以“多元均配混配技术及理论体系”的原料均质化、熔体均质化控制为主线,按玄武岩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分章节详细介绍了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矿石原料均配与多元混配、无硅酸盐生成阶段矿石熔制、纤维成形、性能设计及高性能化、表面处理、制品制造等理论、方法、工艺,以及玄武
本书介绍了光固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书共有16章,第1章为概述;第2~5章介绍了光固化原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附有合成方法实例;第6~11章介绍了光固化产品的性能要求,附有合成方法实例及参考配方;第12章为光固化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13章为光聚合和光接枝;第14章简介了UV-LED固化;第15章为电子束固化;第16
《稀土离子高能级发光动力学及真空紫外光谱性质》第一章介绍了稀土离子发光的基本原理,包括稀土离子的能级结构、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浓度和温度淬灭以及发光材料的效率等。第二章介绍了稀土发光研究中常用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第三章至第七章介绍了作者近些年开展的有关稀土离子掺杂发光材料真空紫外光谱
聚晶(多晶)超硬材料(PolystallineSuperHardMeterials,PSHM),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本专著系指聚晶(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diamondcompact,PDC)与聚晶(多)晶立方氮化硼(PolycrystallineCubicBoronNitride,PcBN)
NiFe2O4作为一种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强度高和热稳定性强等优点,对冰晶石熔体侵蚀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是用作铝电解惰性阳极的优良材料之一,也是国内外惰性阳极技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本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NiFe2O4材料的性能特点、研究进展和制备方法;第2章分析了不同反应体系的烧结热力学问题;第3章介绍了不用烧结条件
发光材料涉及固体物理、分子光谱、配位场理论、无机化学、固体与材料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而能深入浅出地将其融汇在一起的通俗性读物并不多见。本书是该领域中国际公认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凭借几十年横跨学院研究和企业开发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全面解读了研究和应用发光材料所需的知识和诀窍,并对未来进行了合理的展望,不但实现了“引路”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来自采矿、冶金、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行业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排放到环境中;同时,畜牧业、工业原料的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均产生大量的含磷废水并排入水体。含重金属和含磷废水常见处理方法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生物絮凝法和植物修复法等。其中吸附法因其成本低、效率高,以及材料可循环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