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维纳的临高语词汇》基于法国萨维纳神父1925-1929年间在海南调查的语料,经著名学者奥德里古尔编辑,1965年由法国远东学院出版。国际学术界早期有关临高语的认识主要来自萨维纳此书,萨维纳也是第一个把临高语正确归入大台语的学者。《<萨维纳的临高语词汇>整理与研究》分为两部分,上篇研究部分是辛世彪教授在长期调查的基础
内蒙古额尔古纳俄罗斯语(中国濒危语言志第二辑)
本项目是一部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多部清代古籍为参考,系统分析满文构词规律、语法成分、使用规范等文法规则的满语文文法类工具书。全书分为语音、词法、构词法、句法等内容,辅以大量典籍、档案实证,另附200余分钟作者亲授视频课,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满文文法进行详述,极具实用性。全书结构科学、阐述细致、例证丰富,不仅为广大清
本书是对现代新词术语的一次整体性翻译,所收录词条按“汉语-彝语-国际音标-注解”的形式呈现,无“注解”的则以“例句”代替,有些比较难于理解的,则在“注解”后还加上“例句”来说明。条目则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其中,首字为同音节的按阴平、阳平、上升、去声、入声的次序排列;同音节同声调的首字先按笔画数的多少来排列,本词典翻译时
本书通过对唐五代之后梵文、藏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等文字与汉字的对音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从唐五代汉语西北方音到元明时期北方话的诸多声韵规律和音值,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语韵书《切韵》和《中原音韵》等汉字归类字书之不足。从学理上分析了历史上汉语的各种民族“变体”,为明确汉语与民族语的接触情况、现代汉语通语形
《傣泰同源词对照》以西双版纳傣泐语与泰国语的同源词作对照,是一本新型傣泰语学习、研究的工具书,共收词、短语2000余条,主要收集一些反映傣泰文化、风俗、生活等常用词语。此工具书在编排上按照新傣文高低辅音字母次序排列。每一个同源词都用老傣文、新傣文和泰文对照书写,用中文解释词义,并在傣文和泰文中标注国际音标,中文部分用汉
川西高原六江流域地区有民族走廊之称,分布着藏、彝、羌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和族群,这一地区也是汉藏、藏彝交接边界,也是历史上羌、氐、戎等民族活动频繁的地域。本书是以羌语南部方言萝卜寨话为研究对象,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音系,第三章讨论词词类和构词法,第四章和第五章讨论形态,第六章讨
本书稿收录了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已公开发表的十余篇论文,其中包含《浅析藏语中太阳和月亮名称的由来》《浅析云头符号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浅谈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浅谈〈吐蕃大事记〉文献的历史背景》《浅析第四世夏噶巴活佛坐床典礼上的贺词》《敦煌古藏文〈罗摩衍那〉文献的校勘与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误射赔偿法〉校勘与译注》等等
本书以云南省西盟县岳宋乡岳宋村的佤语为研究对象,借鉴了参考语法的描写方法,并结合语言学基本理论,通过田野调查、详细描写、归纳分析等手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岳宋佤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重点内容包括语音系统的详细描写、词汇构成及内部关系的探讨、各种词类的深入分析,以及短语、句法成分、单句和复句的细致研究。本书不仅提供了
本书稿为适合于蒙古语零基础人员的阅读材料。书稿内容由语音知识(一)、语音知识(二)、语音知识(三)、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二)、语法知识(三)、语法知识(四)、语法知识(五)、语法知识(六)、修辞格:明喻和“狼来了”“人和猴子”“王爷测试三个儿子”“卓娅也得了五分”“盲人摸象”“农民包荣”“出租车司机哈斯”等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