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小说经典。作品以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作品意蕴丰厚、手法高超,不仅具有社会批判的内涵,也是老舍小说批判国民性弱点总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问世以来,受到广泛欢迎,曾数次再版,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等。 1981年,人文
冯玉奇是民国时期知名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其作品曾风靡一时。《花月争艳·情奔》是“冯玉奇通俗小说”之一种,讲述了主人公锦花和月娟两位女性和男主人公志万的情感纠葛,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赞颂月娟冲破旧势力迎来新生活的勇气。该作品写作风格哀婉动人,虽以爱情为主体,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风云
《蛛窗述闻》是著名出版人、作家、学者锺叔河老先生少年时代的一本习作。1946年暑假,还是中学生的作者闲来无事,模仿古代志怪小说,用文言书写听来的故事,往往荒诞不经又耐人寻味,作者在末尾也常抒发自己的感想,有《搜神记》《聊斋志异》等之遗风。故事一共四十二则,最后一则有题无文。本书除故事外,还增加了注释,解释难懂的词语和锺
《100年,接了个龙》是由晚清民国侦探小说收藏家华斯比编选的国内首部侦探“集锦小说”作品集,收录民国时期众多名家携手创作的接龙侦探小说六篇,分别是《匣中物》《念佛珠》《江南大侠》《胭脂印》《奇电》《怪手印》。其中,《奇电》一篇发表时间最早,初次连载于1920年6月间的《新闻报》,问世距今已逾100年。 本书作者团阵容
本书写于1927年。它是一部日记体裁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通过对莎菲不断追求、幻灭的描写,鞭挞了病态的社会,揭示出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追求个性解放但又在爱情问题上充满矛盾痛苦并难以自拔的面影,显示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爱情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沉痛的经历。
《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是茅盾所写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矛盾的“社会剖析小说”之一。农村三部曲每篇各自独立又前后衔接,以老通宝为代表的老一辈,希图用诚实、勤奋的劳动来改变厄运、换取生存的梦想已经破灭;而以多多头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在严酷现实面前终于觉醒,最后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昭示了中国农村
《小城三月》是“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口袋书·第二辑”之一种,是中国现代作家萧红创作的小说合集,收录了《小城三月》《后花园》两篇中短篇小说。 《小城三月》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吞噬、香消玉殒的故事。这是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纯熟的作品,承袭了作者一贯的散文化笔调,以独具特
《少年漂泊者》是20世纪左翼文学代表作,真实展现了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人民觉醒与反抗的伟大历程。书中的这个少年漂泊者,出生安徽农村,受到地主的迫害,父母惨死,沦为乞丐,一路飘零,辗转各地,看尽世态炎凉。最终他与现实抗争,寻求生命之意义,在黄埔军校招生时毅然奔赴广州,战死沙场,实现了人生之觉醒,感召世人奋进追寻
《丰收》集中反映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洞庭湖畔农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境况及农民内心涌动的斗争思潮。作者用开阔的视野、细腻的笔触、错综复杂的叙事线索、有条不紊的缜密逻辑,为读者精心构造了一篇篇佳作及生活图景,再现了曾经在天灾人祸摧残下洞庭湖农村的社会面影,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内涵,同时接承了较强的人道主义精神。
《追山》是90后青年作者田兴家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入《追山》《病中树》《月明星稀的晚上》《桃花与诗》《飞往火星》等共9篇作品。全书11万字左右。《追山》写的是一个曾经因为在山间赌博导致家庭变故的青年的生活,离婚、父亲去世才让“我”彻底改掉恶习,一心经营父亲留下的果园,而女儿作为纽带,也将“我”和前妻重新连接起来。以前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