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长期关注城南的老化工产业园区。曾经兴盛一时的园区因为环境污染治理、产业转移、工厂迁出而成为废墟,作者用相机记录了园区的变迁和留下的痕迹。本书收录了百余幅高清精美照片,通过艺术的表达为读者呈现了工业园区当下的荒凉,让读者于荒凉之中既能寻觅到它曾经的繁荣,也能燃起对未来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本书作者以七旬高龄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独自完成219国道及沿线约两万里的自驾行程。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和朴实的文字记述,展现这个星球上最美丽、最壮观、最艰难,也是当今最热门的旅游线路沿途地理状况、自然风光、悠久历史、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也将自己在自驾过程中的人生感悟分享出来。
时间,才是一幅银盐摄影最后一道工序。20年前上海街头人与事的平凡日常:或喧杂,或宁静,像是新世纪的序幕。当时也许无法预测之后即将上演的剧情,但相隔二十年,竟发现那些不再寻见的城市肌理、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才是今天魔都的本来面目:质朴而纯真的上海气质。作者朱浩的一组系列故事,讲述身边与摄影相关的朋友,真实的人与事成为这
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中轴线之一,承载着八百年建都史的厚重积淀,展现了皇家文化和平民文化的交融。这条7.8公里(或随着城市发展延长至88.8公里)长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串联起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街市,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摄影师们运用独特的视角和构图技巧,将中轴线上的建筑之美、发现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本书是作者二中兄拍摄记录广州塔的摄影作品集。2015年,从爬楼拍照开始,二中兄开始了关于城市风光的摄影,广州塔就成了无法回避的拍摄对象。广州塔,这座600米高的塔式建筑,伫立在城市的中央,占据这座城市的天际线。在某种程度上,拍摄广州塔,也就等于拍摄广州。而从不同的城市风貌出发,寻找、拍摄广州塔,也成为了一种记录广州城市
个人摄影作品集。该书分为国内、国外两部分风光摄影作品,精心选取百余幅风光摄影作品,如《树与根的对话》《山脊上的生命线》《天路七十二拐》等,集中收录了作者探索国内外锦绣河山、拍摄国外建筑、人物摄影的多幅风光摄影作品,反映作者在退休后对摄影艺术的痴迷之旅。结集摄影艺术作品经过精心筛选,可以从中看出摄影师在构图和光影上的独具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丛书旨在呈现众多的个体摄影创作案例,描绘出一幅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全景画卷。丛书每分册介绍一位摄影家,以呈现其代表作品为主,辅以图说、评述、作者自述等文字解读。本分册介绍摄影艺术家谢桂香,他的摄影艺术创作有着独特而纯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段,并有效结合了其个人生活体验。他用摄影追问生命,把体验、思绪、情
本分册介绍摄影艺术家吴国勇,他是一位独立摄影师,善于以摄影为媒介讲述周遭人、事、物的变迁,用长期的影像个案方式提炼出普遍性的社会意义。代表作品有《无处安放》《深圳村话》《深圳河》等。作品曾获德国NordArt2022国际当代艺术大展最高人气奖、2018映纪实影像奖优秀奖及阿尔帕资助奖、2018腾讯传媒年度视觉奖、201
全书分为五个章节:1.叶榆之泽:洱海的历史影像。2.生命之源:洱海的生物多样性展示。3.和谐之声:洱海保护中的人物展示。4.生态之治:洱海保护的成效。5.明日之湖:洱海的未来。
本书是一部摄影集,收入作者自2012年以来拍摄的4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皆以中国乡村女性为主角,她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她们都是孩子的母亲。作者自言,拍照是因为十年前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想为天下受苦受难的母亲建筑一座朴实无华的博物馆,也是为了纪念他受难而死的母亲,她很早的时候就离作者而去。为了釆集素材,作者走遍中国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