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是独特的流域性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稿从文化根脉、黄金水道、江山胜迹、造物之美、水润中华等七大版块中,选择长江沿线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和材料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全景展示长江文化的多彩风貌,深刻阐释长江文化的精神特质。本书稿文字精炼,图文并茂,集普及性、知识性、
本书为贯彻落实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而撰,也是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湖北精神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从中华文明与荆楚文化的特质、长江文明中的荆楚文化基因、“第二个结合”的湖北实践、筑牢中国道路文化根基、擦亮湖北文化品牌、加快湖北文化强省建设六个章节对荆楚文化精神及其传承发
本书分为十卷,内容包括赋役、官师、戎制、官职、选举、忠义、文学、懿行、节孝、致祭、物瑞、文苑,卷首列黄昌辅《续补荆门直隶州志序》,修志姓氏、目录。全书各卷之下直列细目,眉目清晰,便于查阅。本书内容与乾隆、嘉庆两版相比较,惟续增新事而已。各卷内容,轻古重今,主载近五十年间士民事迹。例如《官师》卷,纪事起讫时间为嘉庆十四年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节点之一,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资源。本书聚焦于福建省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分析了福建省在海丝沿线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对推动现代海丝合作的重要性,旨在为福建省及其他沿海地区在海丝文化的保护、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康熙]公安县志》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此志分目大部分依据康熙元年志略。公安县半是低乡,以堤为命,此编首增堤防一目,所有江防及支河、院堤,俱载修督之功。惟卷一既以兵防附城池之后,又列兵事一目于卷六之前,一事两目,颇嫌重叠。迁城疏应附城池或艺文内,专备一目似不合适。《公安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八卷,
本书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长的施政理念和治市举措对北平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北平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以何其巩、张荫梧、周大文、袁良、秦德纯、熊斌、何思源、刘瑶章等几位市长为核心,按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如社会管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交通(电汽车、道路)、公用设施(自来水、电灯、电话)、市政建设等,选取
本著综合运用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言学、人类文化学诸学科研究方法,对三峡地区旧志文献所涉地区历史沿革进行全面梳理,对现存旧志进行穷尽式发掘整理,形成了“三峡地区现存旧志文献总目提要”成果;以清同治《增修万县志》为个案进行旧志校注,创新整理方法,为科学、准确进行旧志文献整理提供参考与范
《旧京图说》是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下的一个精品栏目,其报道主题为:照片里的老北京。每月固定推出数期,图文并茂,图片珍贵,文字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次出版的《旧京图说二》从2016年至2023年10月的数百篇文章中精选出50篇,结集成册。书中依据皇家重地、京华胜景、历史印记、时代之变等不同主题,收集整理,呈现了诸多珍贵
本书是一部基于天津史发展进而对天津学进行拓展研究的著作。全书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地理与文化;第二部分为文学与文献;第三部分为人物与史事;第四部分为近代公共事业;第五部分为近代工商业;第六部分为附录。全书从天津史研究出发,结合天津现实发展需要,同国内外有关城市进行横向的比较,鉴古知今,观彼知己,站在天津学的高度来介绍天
本书收录了仓修良先生关于方志学的相关论文。如发表于《文史》2001年第2辑的《从敦煌图经残卷看隋唐五代图经的发展》,《中国地方志》1994年第1期的《对当前方志学界若干问题的看法》,台湾《历史月刊》1999年第3期的《地方志与区域史研究》,等等。这些论文是仓先生一生精研方志学的论文荟萃。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