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设计学为切入点,融合艺术考古学,深入探究青花陶瓷的历史脉络。从唐代青花瓷的源起,历经元代青花瓷的外销盛况,直至明代青花瓷跃升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生动地为读者重现了青花瓷的发展历程。其中,着重对青花瓷艺术设计在明代的发展展开研究,涵盖造型设计、装饰艺术以及色彩处理等方面。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为青花瓷的设计研习与
河北境内保存有丰富的古城墙和古城,从燕、赵、中山国的古都,到魏晋时期的邺城,到明清时期的正定古城、广府古城。《千年守望——河北古城墙遗产概览》一书对河北省境内的古城墙遗产进行普查采录、搜集整理,对河北古城墙遗产的历史沿革、传承脉络、发展变迁、抢救利用以及对当代文旅融合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本书分
本书编于冯登府客居福州时,陈寿祺总纂《福建通志》,冯登府分纂金石门,后分纂部分别本单行。为首部辑录福建一省金石材料的著作,于闽中所见周至元代之金石碑刻,凡公私藏品、摩岩石刻及文献著录,不论存否,均予纳入。以时为序,间或录文。每种石刻均详记遗存情况、形制尺寸、前人著录、所涉兴废沿革等,间附按语考证。对金石文本中的文字正讹
福州鼓楼自古多山,宋代即有“三山鼎秀,州临其间”之说,郎中谢泌的“城里三山千簇寺”更是让世人尽知。福州有越王山(今屏山)、九仙山(今于山)、乌石山(今乌山)。这些山上的摩崖石刻,潜藏着福州世家大族的故事。摩崖石刻是展示福州鼓楼的一扇窗口,是彰显福州鼓楼区风貌,孕育未来希望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福州鼓楼乌石、九
本书探讨古蜀文明与以中原文明为主导的黄河文明及长江中下游文明的血缘关系,进而确立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地位;亦将古蜀文明置于全球史视野之下,由此观察古蜀文明对推进人类文明史的作用。如果说,在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之时,古蜀文明乃是长江上游最亮的星;那么,当中原文明崛起,引导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而呈现出“月明星
本书共收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田野考古发掘报告51篇。长江三峡地区不仅山水雄奇,而且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考古发掘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长江文明的重要舞台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经历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代文物古迹。 本书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第九部科学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集,为进一步挖掘、研究、
湿润半湿润地区石窟遗址物理环境的研究,对该地区遗址的微气候调节控制和文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针对麦积山石窟物理环境的相关问题,主要开展了麦积山石窟建筑空间复原、洞窟微气候现状、洞窟热湿环境分析模型、自然通风特性、光环境及声环境优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石窟类遗址的保护理念、物理环境模拟方法及预测机制、基
《盘龙城(1995~2019)》(5卷),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景观与环境、陶器研究、青铜器研究、玉石器研究五个部分,分别成卷。 这套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16ZDA146)成果,不仅整理了2012年之后考古发掘材料,同时也搜集此前零星的考古工作资料,整合2001年考古报告材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为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民生工程。为配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湖北省文物局与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紧密配合,依法、依规组织开展与实施工程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本书是一部展现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考古工作发掘出土文物的图集,汇集工程涉及的33处文物点考古
本书按省份排序,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各地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涌现出的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相关内容包括各地因地制宜完善“先考古、后出让”配套制度形成的工作模式,基建考古中的精细化发掘理念和多学科合作模式,以及探索开展重要考古发现保护利用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