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类似传记的图书,但写作方式与传统传记有所不同。本书作者奇思妙想地让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复活”,回到他生前在伦敦的故居,与他饮茶聊天,追忆他的童年、所受的训练、于帕丁顿绿色儿童医院的工作、对病人进行的技术实验,并且为读者提供了他对于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实践诸多贡献的综合考查,让我们以一种更为“人性”、更有温度的方式
《她弥留之际》(原名《安详辞世》)是波伏瓦的自传作品,出版于1964年,讲述母亲辞世前后的情况。1963年,波伏瓦的母亲被发现罹患癌症,在母亲去世之前的3个月,波伏瓦一直陪伴病床前。这一次,使她痛苦的不再是母亲的淫威,而是她的衰老和病痛。本书回忆了波伏瓦母亲的一生和她与母亲的关系,也思考了家庭、妇女地位、死亡等她作品中
凡·高的信一直被广泛阅读,它们是这位艺术家为生活和工作奋斗的生动见证。这本结合了文字和插图的书,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画家在阿尔勒和圣雷米的日常家庭生活、遭受的精神折磨和艺术创作过程。选集囊括了他的画作、素描和信件,其中很多是正在进行的草图。书中特别描写了凡·高和家人的关系,尤其是弟弟西奥,他是凡·高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凡·高
人们常说,简·奥斯汀的女性身份和作家身份是一体的。对于她的小说的爱好者来说,这一点在她的信件中最为明显。这本奥斯汀的精美书信集配有肖像、传真信件、地形雕刻和时尚图版,所有这些都将简·奥斯汀生活的世界呈现得栩栩如生。这些信件,连同作者的评论,被分成了简·奥斯汀一生的六个时期,从1796年她20岁,到1817年她去世的那年
小说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写给最亲近的人的信件,都在讲述着她的动人故事。这些时而风趣随意,时而忧郁内省的信件揭示着小说家自身复杂的个性。伍尔夫坚定地认为:“一封真正的信件应该像一层蜡,紧贴在心灵的墓碑上”。这本书包含了主要收信人的传记式笔记,以及伍尔夫生活和工作的背景信息,书稿内容生动有趣,行文流畅,易于阅读。此外,本书
勃朗特姐妹的书信记录了她们在霍沃斯牧师住宅的真实生活,她们在荒凉的约克郡沼泽边缘的家,以及她们在小说和诗歌中为自己编织的想象世界。在这本书里,他们的故事通过彼此的信件以自己的话来讲述——信里提到了艾米丽和安妮的秘密日记,艾米丽与英国文学名人的交流等,或由亲近的人口中道出,比如他们的兄弟布兰威尔,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还
《书籍是怎样炼成的:现代出版之父的传奇一生》阿尔多·马努齐奥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出版人:他创造了现代出版业,重新采用八开本形式出版经典著作,发明了索引和书封。此外,他还发明了意大利斜体(Italic),与出版商一起创造了新的字体(比如这本书中所用的Bembo字体),并在书籍装帧方面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和设计
17岁时,阿尔贝·加缪就读于阿尔及尔中学哲学班,让·格勒尼耶是他的老师。他们就此结下一段永恒的友谊。加缪常常把格勒尼耶对自己思想和写作风格的影响挂在嘴边。 让·格勒尼耶眼下所写的这本书,既不是加缪的传记,也不是对他作品的评论,而是一连串纯然私人的回忆、一份有意谨慎却又不失细致
本书最初由法国PUF出版社于1936年发行,1968年再版,于2013年由法国Bartillat出版社再次修订出版。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资深版权代理人吕光东先生的自传,是记述他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录。吕先生从事过的工作很多:他曾是F-104G战斗机的飞行员;当过情报分析师;做过教授、作家、学者;后来创立大苹果版权公司,向东方推介西方众多经典作品,如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普利策文学奖等众多大奖得主的作品。回忆录往往是悲伤的,本书作者却怀着童